第148章 二分天下之計(1 / 2)

在收到陸遜求援急信後的兩日內,孫權又專心做了一件大事——大肆封賞此次荊州之戰的有功之臣。

活著的戰將自不必說,譬如偏將軍、右部督陸遜破敵有功,進右護軍、鎮西將軍,進封為婁侯;

諸葛瑾、朱然、孫桓跟從呂蒙討關羽有功,諸葛瑾遷綏南將軍,封宣城侯;

朱然遷昭武將軍,封西安鄉侯;

孫桓進安東中郎將……

即便連戰死將士的封賞也足夠豐厚:

蔣欽死,以蕪湖民二百戶、田二百頃,賜於其妻兒,蔭其子蔣壹為宣城候;

孫皎死,蔭其長子胤為丹楊侯,統領原屬軍隊,田地佃戶繼承如故;

潘璋死,賜其妻兒田地房屋和免除賦役的佃戶五十家……

甚至連蜀漢降將亦以予以破格重賞:

拜蜀漢原荊州治中從事潘浚輔軍中郎將,授以兵權;

拜蜀漢原南郡太守糜芳、公安太守士仁為將軍;

其餘一眾投降的將吏官複原職,並多賜以金銀財帛。

這一番做作,使得江陵城闔城上下皆是感恩戴德之聲。

這一日,孫權召集諸將,升帳議事。

今天是他入駐江陵城的第十五日,也是他籌備了近三日、對群臣最後一次、也是最規模最盛大的一次封賞儀式——對呂蒙之封賞。

環視堂下,名臣勇將環列。

包括此前就參與荊州之戰的諸葛瑾、朱然、周胤等諸位將軍;還有他沿路召集新帶來的韓當、甘寧、步騭、駱統、周泰、宋謙、徐盛、鮮於丹、周循、太史享、蔣壹,等十數位將領。

此時此刻,東吳半數菁華共聚一堂,當真稱得上人才濟濟,群賢畢至。

一員宦官手捧詔令,正在台階上抑揚頓挫地吟念:

“鷙鳥累百,不如一鶚;籌略奇至,可次公瑾,圖取荊州,勝於子敬!此次東吳拓地千裏,盡驅關羽,呂蒙可謂居功至偉!著即以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候,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

堂中群臣聞言,俱是驚歎不已。

自孫策草創下江東基業至今,還從未有人受過如此厚賞!

便是當日大都督周瑜大破曹操於赤壁,也不過官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自今日起,呂蒙可稱為東吳第一臣矣。

此前跟隨呂蒙攻伐荊州有功、業已受賞的將士便也罷了,新隨而來的將軍們見狀不免有些眼紅。

呂蒙躬身伏於堂前,仔細聆聽,瞧不出喜怒哀樂。

宦官麵帶笑意,催促道:“吳侯厚賞,孱陵候還不謝恩領受嗎?”

呂蒙長歎一口氣,恭敬道:“主公簡拔臣於行伍之間,又折節勸學,臣方有今日微末之成就。如此厚賜,請恕臣實不敢受,還請主公收回成命!”

孫權知道呂蒙一貫謙遜,調笑道:“人長而進益,如子明者,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子明可是嫌棄孤之封賞不足以酬卿之功乎?”

諸將也以為呂蒙謙虛,紛紛勸他笑納,不要傷卻吳候一片心意。

呂蒙卻搖了搖頭,再一次推辭道:“去年入冬以來,蒙時常感覺頭暈目眩,怕是身染沉屙,隻恐再難為主公固守國門了。這南郡太守一職,還請主公另擇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