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若如初見(1 / 2)

關羽心心念念的曹操,此刻正安營紮寨於三十裏外的山道上。

他身上裹著厚厚的被衾,就著油燈微弱的光亮,眯眼細看案上的“禹貢九州圖”。

他眼角的皺紋因為微笑而更顯深刻,左手不住撫須,顯然心情極好。

雖然魏國在漢中之戰和襄樊大戰兩場大戰都處於下風,並引起一係列內憂外患,兵力著實有些捉襟見肘,但他還是抓住了蜀吳決戰這一機會,以天下為棋盤,從容展開布局。

明麵上,司馬懿領著兩萬屯田兵,紮住於當陽縣按兵不動,這是他故意做給劉備和孫權兩人看得。

屯田兵拿來種地是一把好手,但用來打仗隻能用慘不忍睹形容。不過,掩人耳目那卻是再好不過了。

司馬懿領著這兩萬莊稼漢靜守當陽,不動聲色間,生生逼得呂蒙坐守江陵城不敢動彈;劉備亦分出為數不多的大軍屯駐江北以作監視。

與此同時,他命張遼領軍逼近濡須口,文聘領軍越過魏吳江夏邊境。

其實,東吳在濡須口、江夏一帶向來戒備森嚴,張遼、文聘畢竟隻有一軍人馬,單獨打下這兩個地方的可能性並不大。

曹操之所以如此做,是為了趁孫權主力不在東線之際,刻意營造出全麵開戰的態勢,就是為了威迫孫權服軟,交出被囚禁於江陵的於禁和三萬降卒。

先不說於禁投降一事,這些降卒隨他南征北討,都是百戰劫生的精銳,絕對不能便宜了他人。

此外,他又派徐晃親率三萬主力北上取上庸、房陵、西城三郡。

當地豪族申氏兄弟本就是魏國的官員,與己方就早眉來眼去,徐晃大軍還未出發,上庸三郡虛實已然盡知。

那個叫孟達之人倒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之人,在徐晃大軍抵達後,旋即率部曲四千餘家歸魏。

徐晃由是兵不血刃收服東三郡,唯一得美中不足,便是逃走了劉備的義子劉封。

“不過,世上豈有盡如人意者邪?”

漏網了這麼一個小蝦米,曹操一點都不放在心上,他現在滿門心思想得,便是如何攻陷秭歸,斷絕劉備後路,坐視劉備敗亡。

這股欲望,強烈得甚至連頭疾都不如何發作了。

神農山道雖然險惡,但受益於劉備孫權二人在夷陵、猇亭一帶僵持了近一個月,他得以從容征發上庸當地百姓,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生生將一條深山老林中的小徑,開辟成一條可容兩萬大軍通行的“通衢大道”。

有了這麼一條道,援軍、糧秣之轉運都不是問題;所慮者,就是如何在劉備尚未察覺到的情況下,盡快攻下秭歸。

也不知端詳了多久,曹操終於打了個長長的哈欠,緩緩合上地圖,轉回床榻。

“算算日程,明日即可抵達秭歸城下了。孤要看看,這天命到底在蜀,還是在魏!”

翌日臨晨,大軍繼續開拔上路。

到了午間,行出三十裏路,前方忽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曹操目之所及,但見徐晃一臉焦急,快步而來。

“公明,何事?”

徐晃行到他身前,躬身抱拳道:“啟稟魏王,探子來報,前方龍門吼被一股數百人的蜀軍占據。”

曹操聞言,麵色稍稍有些凝重:“難道劉備知道我軍動向,提前撤回秭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