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益州風起(1 / 2)

“時零陵劉巴獻策鑄直百錢,平諸物價,令吏為官市,由是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孫權皺眉道:“鑄直百錢,便能在數月之間,使府庫充實,真有這等好事?”

步騭笑道:“主公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也。直百五銖錢,乃是劉備按劉巴之策所鑄的大錢,約是原蜀地五銖錢的三倍重,卻要當一百枚蜀地五銖用,不接受直百五銖者,殺無赦。鑄造發行此錢幣,實為掠奪民間財富矣。”

“枉笑劉備以仁義自居,而今卻借用濫鑄大錢一道,大肆搜刮,此舉與董卓鑄小錢又有何區別?”

孫權聽進了鑄造大錢能有掠奪民富、充實府庫之用,當下微微頷首。

但他不知道劉備鑄大錢之事,跟疲益州之兵又有什麼關係,臉上不免又露出疑問的表情。

步騭見狀,又道:“主公初來江陵之時,帶了銅錢萬億枚,以臣之見,不妨將這些銅錢回爐鑄成蜀地直百五銖錢,隻需三枚五銖錢之銅,便可鑄成一枚蜀地直百錢,再將這批銅錢私運到蜀地使用,如此一來,我方三錢便可當一百錢來用。”

“益州名產,無過蜀錦,一匹上好的蜀錦可抵兩萬錢,中等得值萬錢,便是下等的也值五千錢。主公不妨派人以市價上浮兩成,赴蜀中大肆收購。實則對於我方而言,我方隻耗市價一二成之銅錢,便可盡得其利!”

“更何況,我吳地銅山廣布,可源源不斷鑄此錢幣。一日劉備不察其中虛實,一日我便可因糧於敵,假以時日,便是彼竭我盈之勢!”

孫權聞罷,重重一拍城垛,大喜道:“此計大妙!此計大妙!”

這廂,步騭又道:“臣還有一策獻上。”

孫權隻道私鑄蜀地直百五銖錢已經是極高明的計策了,不想步騭竟然還有一策獻上。

他仿佛一下子被撓到了癢處,忙追問道:“子山,子山,莫要吊孤胃口,還請速速說來!”

步騭微微一笑,道:“昔日諸葛亮在隆中曾對劉備道:攻取巴蜀,開創大業,須‘西和諸戎,南撫夷越’。主公可知其事乎?”

孫權道:“諸葛亮的隆中對大名鼎鼎,孤自然是知道的。”

步騭緩緩頷首,繼續道;“諸戎乃是指西北地界的羌人、氐人;而夷越則是指世代居住在益州南中的叟、焚、濮人是也。”

孫權道:“子山倒是博聞多識。”

步騭躬身道:“實是因為交州有路可通益州南中一帶,兩地偶有商旅往來。故臣於交州之時,對南中諸事多有耳聞。”

頓了頓,又道:“據臣所知,益州南中勢力錯綜複雜,大抵有大姓、官府、夷人三方勢力。”

“大姓是前漢時期的漢人移民,他們在南中不僅擁有屯田,而且擁有屯田戶。屯田戶能耕能戰,平時耕種,戰時為兵,是為依附大姓之‘部曲’。大姓依靠占有部曲,累世居住南中,其勢力足以呼風喚雨,稱王稱霸。”

“代表朝廷鎮守南中各郡之人,是為太守。大姓領兵,為太守屬吏。太守與大姓既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亦時常相互衝突。當朝廷勢力強大時,大姓依靠太守;當朝廷勢力式微時,大姓就領兵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