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兵農分離(1 / 3)

等到日頭稍亮,馬良旋即召集兩百名保長,正式宣布《均田令》。

召集的命令一經發出,保長們迅速集結到位,一時主帳之前,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但見馬良手持劉備剛剛給他的《均田詔》,朗聲道:

“漢中王感念大家對他的信任,準備在漢中,給大家夥兒行均田令了!”

他此言一出,人們或驚或疑,當即沸騰起來。

“均田是什麼?”

“到底是授田,還是租田?”

“我家在南郡可是有五十畝地呢,不會連這個數都不給我吧?”

“若還不如在老家,我這保長卻不好和鄉親們交代啊!”

麵對著場上的質疑,馬良雙手作出下壓的姿勢。

他與百姓相守相攜,一路陪伴,早已樹立崇高威望。

隻片刻功夫,場中嘈雜頓時消停下來。保長們俱閉嘴不言,隻拿一雙雙眼睛望向台前,靜候下文。

馬良顛了顛手中絹布,笑道:

“到底是授田,還是租田,鄉親們聽良念上兩句,便知詳細。”

他展開絹布,就著早已看過好幾遍的文字,朗聲吟誦起來。

得益於這一份《均田令》草擬得十分通俗易懂,字裏行間也沒什麼疑難的意思,保長們豎耳傾聽,大體都能聽得明白。

無非就是朝廷要給大夥兒授田,但授的田分永業田和分口田兩種,永業田可傳下去,口分田死後要歸還官府。

眾人心道,雖然並非全部都是私田,但無論男女統統都有分田的權利,那麼合起來,每家分到的私田定然不少。

口分田雖然要在死後要還,但家中若是添丁進口,官府待其成年後還是要授於新田。

總得來看,這些田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裏,為保萬無一失,多多生娃便是。

不過,這種田製倒是新鮮,保長們多少還有些陌生,等到馬良念罷,便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馬良見狀,高聲道:“鄉親們若有疑問,盡可提出,良當為大家夥兒解答。”

但見一個中年漢子忽得站起,發問道:

“馬先生,永業田和分口田,除了一個不用還,一個需要歸還,還有啥分別?”

馬良揚了揚《均田令》,回道:

“文中講得清清楚楚,要還給官府的田地,不得種植桑榆棗果,以免影響官府重授,種者以違令論。其他倒也沒什麼禁忌,明白了麼?”

“謝馬大人,小人明白了!”那漢子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道謝座下。

有第一個人開頭,第二個、第三個便心無阻礙,源源而來。

又有一個莊稼漢子模樣之人起身發問:

“俺家兄弟種地都是一把好手,朝廷分的地倒也不少,但若是還不夠種,那該如何?”

馬良笑了笑,回道:

“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田嘛,多多益善,誰不想多要?”

“其實,每戶分得得永業田,官府是不禁買賣的。你若覺得家中田地不夠,花錢去買便是。”

“若是沒錢,還可到軍中郡裏服兵役徭役,朝廷會根據你們服役的期限,和服役期間立下的功勞,再行授田。”

莊稼漢子驚訝道:

“給官府服役本就天經地義,不想還能再得分田,漢中王真是厚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