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番話一時激起身後諸保長不住點頭,紛紛應和道:
“朝廷果然厚待我等啊。”
“隻消好好做事,給小虎子攢個百畝地不是妄想啊!”
就在諸人感念之際,場中又站起一起高大的身影,甕聲道:
“請教馬大人,我老胡跟君侯練了一身殺敵的本事,隻有一膀子拿槍的氣力,鋤頭卻是拿不動的。在家中時,自有佃戶幫忙耕作收割,如今卻該如何是好?”
馬良認出他是胡曲將,正是當初率先響應關羽之人。
此人因為頗有威望,被推為保長;便是在兩百名保長之中,此人的排名也是靠前的。
馬良還知道,場中有不少人的情況和他類似。
他們都是關羽當年軍中的中層將官,擅長廝殺,累積功勞下來,多有賞賜,算是小地主一類人物。
這些人在家中無需勞作,隻要每日鍛煉武藝便是,諸事自有家人和佃戶代為操心。
但此時他們到了蜀中,佃戶自然不可能跟來,由是產生了上述疑問。
馬良知道,這些人都是軍中翹楚,是漢中王十分需要的人才,解決好這些人的後顧之憂,對朝廷而言極為要緊。
他想起方才諸葛亮麵授的機宜,於是回道:
“胡曲將隻管寬心,你若無暇操持農事,可以將地租於鄉人耕種,收些租子;也可以交於官府處理,官府會組織同村同集的青壯結成公社,統一勞作,所獲按比例分成。”
“如此一來,你隻管安心在軍中做事,立得功越大,分得田越多。雖然畝均收獲不比他人,但你家的田地若是別人家的兩倍、三倍,所獲必然可觀!”
廣種多收的道理,大家大抵還是懂的。
胡曲將抱拳道:“如此甚好,朝廷替我等考慮得如此周全,我老胡這條廝殺命,便賣給漢中王了!”
他這番話顯然深得人心,倒有大半保長跟著叫囂起來。
“好!胡大兄說得好!”
“憑這一身本事,還怕掙不出一份家業來?”
“得讓益州這群新兵蛋子看看我們荊州健兒的厲害!”
在馬良為諸保長答疑解難的同時,劉備與諸葛亮端坐帳中,將外間的動靜一一聽如耳中。
諸葛亮輕搖羽扇,緩緩道:
“兵貴精不貴多。伯約這一策,明麵上可使百姓歸心,實則還可借助官府調配結對,提升農夫耕作效率,進而促使善於征戰者脫離農事生產,一年四季皆可在軍中做事。從此兵是兵,農是農,兵農分離,人盡其用矣。主公亦可一舉收得徭役兩萬,精兵一萬。”
頓了頓,又道:“而且,這些將士從軍之根本,是為了獲取更多永業田,根本無需朝廷多花俸祿賞賜,真一舉二得之策也。”
劉備歎道:“早知伯約有政才,便該讓他治理一方。如今調到阿鬥身邊服侍,怕是屈才了。”
諸葛亮笑道:“他為人機敏,當能體察主公的栽培之意。”
劉備緩緩頷首。
兩人談著談著,漸漸談到管理眼前一萬精兵的主將人選。
畢竟這些人都要去漢中定居的,朝廷不可能直接統轄,必須尋找一員衷心可靠、領軍有方之人代為管理。
諸葛亮道:“臣推薦典軍中郎將關平,其人身經百戰,素有聲望;且又是雲長之子,盡得乃父真傳,可使將士效命。廖化、王甫、趙累等雲長舊將亦可劃入其麾下,以為幫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