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是個急性子,幾乎沒有半點城府,聽到薑維身負密詔一事後,便請楊千萬招呼諸人先到驛館歇息安置;他則徑直領著馬岱、薑維二人來到臨沮都督府的書房,欲要在第一時間一探究竟。
因為彼此之間熟識的緣故,三人便在書房地板上“品”字而坐。
薑維身子前傾,正色道:“維此來沔陽,身負三件要務,其中兩件是明麵上的,一件事暗地裏的。”
馬超與馬岱對視一眼,皆麵露好奇。
薑維言道:“第一件事,便是重新收拾沔陽官鐵……此行隊伍中,司金中郎將張裔與大匠蒲元將負責此事,還請將軍予以便利。”
“朝廷終於看到漢中之物產豐茂了!”馬超緩緩頷首道:“此計利國利民,我自然鼎力支持。”
薑維點了點頭,從懷中掏出一券黃綾,又道:“這第二樁事情,維正要迎接將軍愛子入蜀,以任王太子劉禪的伴讀。”
這件事卻是在去年馬岱在覲見漢中王劉備時便已定下,是劉備對馬超促成數千武都羌人內附功勞之獎賞。
說起來,詔令早就應該傳達,隻是因為荊州之戰突然爆發的緣故,朝廷不得不一再推遲。
此番薑維身為太子率更令,順道替朝廷宣布此詔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此外,他也身負漢中王更為隱秘的一個任務——觀察宣讀此詔時,馬超的反應。
雖說親兒子跑到蜀地充當太子伴當,於長久而言是有利其仕途發展的;但終究也有遣子入朝,成為人質的意味。
此番平羌之行,肯定少不了借用馬超的力量,但劉備對馬超顯然心懷顧慮的,所以要在亮明此行最終目的之前,以遣子入蜀之詔加以試探。
薑維清晰記得劉備當時殷切的囑托:
“伯約,你雖為太子府屬官,實則是平羌之行的監軍,孤賦予你充分權力,可任意動員馬超麾下兵將物資……但在大興刀兵之前,你務須摸清楚馬超的態度……他若欣然接受送子入蜀之詔,自然皆大歡喜;他若但凡有一絲抵觸,則再不可大用,你接下來隻能借用其名,不可用其人……”
故而,他一俟念完詔書,便雙目灼灼,緊緊盯著馬超的反應。
馬超卻是絲毫不疑,神色坦然,沒有半分抗拒,舉雙手接過黃綾後,回道:“既是主公一片愛護之意,超自當遵從。”
說完,側身對馬岱道:“速將承兒喚來此處。”
馬岱抱拳領命,正要起身,馬超忽又道:“伯約是自己人,你將鶯兒也一並喚來,一齊拜見。”
“是。”馬岱躬身抱拳,出門而去。
薑維見狀,不由鬆了一口氣,放下一樁心事。馬超此舉,顯然徹底歸心,再無反叛或者割據一方的心思了。
而有了馬超相助,平羌之策至少可增三成把握。
不一會兒,馬岱便領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歸來。
馬超見到孩兒,心情顯然大好,臉上露出寵溺的笑來,指著薑維道:“承兒、鶯兒,速來拜見薑叔叔。”
兩個孩子甚是乖巧,聞言齊步上前,男孩一絲不苟彎腰抱拳,行了個標準的作揖禮;女孩右手壓左手,左手按在左胯骨上,雙腿並攏屈膝,行了個常禮,口中齊呼:
“拜見薑叔叔。”
薑維忙起身上前,將兩人一一扶起。此番湊得近了,終於得以仔細端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