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的夏七月三十,即是原定的參狼羌諸部會盟當日。
這日淩晨,天剛蒙蒙亮,略陽城不遠處的江麵上薄霧縈繞,空氣中還飄散著草木濕香,正是一日中最靜謐的時刻。
此時的薑維就站在西門城頭,雙目如刀,如鷹般眺望著被輕煙薄霧掩蓋的遠方。
薄霧盡頭,隱約正傳來千軍萬馬行進的聲音。
那是千萬人踩在大地上的腳步聲,緩慢而有節奏,由遠及近,漸漸沉重。
城頭所有將士都抑製不住的吞咽口水,他們知道戰爭即將到來。
“果然不出將軍所料,雅頓果然不給我們機會會盟,天不亮就領大軍前來了。”旁邊的雅丹恨恨道。
薑維解釋道:“一旦結盟成功,他再來攻打就是與諸部為敵;眼下尚未結盟,諸部隻是中立,他也是算好了這一點,這才有恃無恐。”
“今日應該隻是試探進攻吧!”柳隱麵色凝重,低聲詢問。
薑維搖了搖頭,道:“試探不假,但一會兒雅頓如見我軍示弱,那麼試探進攻便極有可能便成強攻,所以我等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說罷,旋即喝道:“傳令,有敵來襲,全城進入戰備狀態!”
柳隱抱拳道:“明白,末將一定不會讓敵軍占到任何便宜!”
當下轉身喝令將士備戰,命令被一部一部傳遞下去,“當當當當”的警報聲旋即在略陽城頭響起。
不多時,五百步外林間的薄霧悄然散盡,倏忽現出雅頓八千大軍真容。
薑維高立牆頭,專注望去,但見近萬大軍按照各自的部落排列成五個部分,每個部落之間相隔了數十步距離,按照前二後三的陣型並列排在略陽城西狹長的空地上,遠遠望去就儼如一支短促、倒置的箭頭。
每支部落前都豎起了一杆大旗,旗幟上描繪著象征本族圖騰的圖案;正中是一杆白底羊頭的旄旆,卻是主帥之旗。
雅丹目視這些旗幟,如數家珍般介紹道:“參狼羌雅氏以羊為圖騰,當中那一部定然就是雅頓了,他左邊是下辯的木巴部,右邊是河池的徹裏吉部,打頭陣的分別是潘朐、蹏當兩部。”
他又換上一副恨恨的表情,以手捶牆道:“我說呢,這兩部如何沒了半點聲息,原是投了雅頓那廝,當真可惡!”
薑維聽罷,緩緩頷首。
通過雅丹的介紹和敵方的布陣,他已經看出雅頓的戰術意圖,即以非本族人的潘朐、蹏當兩部先行試探進攻,若進攻順利,則大軍壓上;若潘朐、蹏當兩部濟不得什麼事,對他真正的實力也不會有大的損傷,來日方長,再作打算便是。
但在薑維的印象中,羌人統帥大抵沒有憐惜士兵之心,更何況還是其他部落的士兵,故而他們這一番攻城會非常悍勇,不會輕易撤退。
他又巡視一圈四周的城防布置,但見略陽西門城牆長約五裏,城牆之上安放了六百名善射的羌兵,羌兵腳下放著一桶桶沙袋、滾油,滾木礌石等物資;牆外五十步之內設置籬笆拒馬,再外麵則挖有三重戰壕,用以防備騎兵步卒,戰壕中間隻留一方狹小的通道,隻可供百餘人通過。
己方準備也是十分充分,不容輕辱。
他心有定計,便招來越吉,試問道:“我意先搓一搓敵軍的銳氣,嚐聞你是羌人中的第一好漢,可願領一百騎出城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