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李香君:歌罷桃花扇底風(2)(1 / 2)

回憶很長,思念很深,離人很遠。流水依舊東去,雲彩依舊輕柔,可是樓上佇立的人卻早已隨思念一點點消瘦。隻有門前的流水,還有那些偶爾飄過的清風,知道這多情的女子,到底有多憔悴。回憶越甜,越讓人憂傷。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隻需一縷風就能掀起來,在眼前不停旋轉跳躍,終於把人帶入無盡的悲傷。或許,回憶本來就是一杯毒酒,飲下的時候在甜蜜中醉去,可是疼痛很快就滲入身體靈魂。

侯方域走後,百無聊賴的李香君洗盡鉛華,閉門謝客。她發誓要守著那份聖潔的愛情,縱然是風吹雨打也不放棄。所有的達官貴人都被她擋在門外,媚香樓裏深鎖著一段月色、一縷斜陽、幾片雲彩,還有無處言說的淒淒慘慘。李香君曲曲折折的心事,繞著整座樓來回的轉,轉來轉去,轉出眉間心上的清愁,揮之不去。

侯方域送她的那把折扇,她總是捧在手中,看著那白色的扇麵,任回憶在上麵閃過。那些寂寥的日子,這把折扇給了她無數的溫暖。

如果這樣散淡的日子無人侵擾,倒也落得清靜。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李香君隻是一片葉,那樣輕柔,而世界那樣冰冷沉重。她想擺脫塵世的紛擾,隻守著一個人靜靜地過日子,卻不得不麵對風刀霜劍的苦苦相逼。所愛的人已在遠方,隻留給她一片回憶,溫暖著寂寞的流年。而此時,這樣惆悵的日子也要麵對風雨。

南明政權在風雨中飄搖著。那些政客們似乎還在莫名地回味著六朝的風流,在偏安的生活中沾沾自喜。本來這些與形單影隻的李香君毫不相幹,可是僉都禦史田仰卻久慕李香君,一心想要親其芳澤。而阮大铖痛恨李香君和侯方域,便慫恿田仰娶李香君為妾。在這些人看來,李香君隻是個青樓女子,浮萍一般的生命,必然無力反抗。

事實上,青樓女子就如飄零柳絮,總是任憑風雨欺淩而無力抗拒的。李香君卻做了不同的選擇,愛情的力量,讓她在麵對風雨的時候,無所畏懼。

那天,媚香樓裏突然擠進去一群人,他們抬著厚重的彩禮來下聘。李香君嚴詞拒絕,這個柔弱女子突然之間變得堅毅無比。她發誓要用堅貞來回報侯方域對她的厚愛,就下定決心以死相抗。

阮大铖的主意是,先派人送彩禮,如果李香君不答應就讓花轎直接過去把她抬走,強行嫁給田仰。一個煙花女子在他們的眼中隻如草芥一般,你最好答應,不答應就來硬的。這就是他們的邏輯,一個柔弱的生命是可以任他們為所欲為的。而實際上,他們隻是大明王朝徹底死去之前殘存的幾縷煙塵,卻躲在江南的角落裏理直氣壯,作威作福。清軍的鐵蹄就要踩上這片煙水之地,他們卻似乎聽不到。他們靠著最後那一點微弱氣息生存,卻還能騰出力氣來欺辱更弱小的生命。羞恥二字,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意義。

在李香君橫眉冷對那些下聘之人的時候,花轎已經抬到了媚香樓下。眼見對方要強娶,李香君手握那把白絹折扇,突然一頭撞向了欄杆。

那一瞬間沒有絲毫的遲疑,如電光火石一般,那柔軟的身體就向著死神猛撲過去了。她絕不願意落入泥沼,自從遇到侯方域以後,她整個生命都仿佛逢著春風和甘霖,雖然仍在媚香樓的香氣裏熏染著,卻一天比一天清麗明朗。那些天夕陽西下時,她甚至在斜陽的光線裏感受到了聖潔。那份純淨的愛情讓她在喧囂的秦淮河畔領悟到了寧靜悠遠,雖然彼時人各天涯,但那愛情卻讓她清心一片,好似開出蓮花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