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1 / 3)

第一個拉響警報的人

那天離開康縣後,我們“1號交警”采訪組一行四人,開始了近30天的文縣、武都之旅。康縣交警大隊的司機杜亮手握方向盤,一聲不吭。警車裏的空調突然壞了,車內高溫達301以上,他頭上冒著汗珠,但兩眼始終平視前方。

窗外的青山綠水,還有當地的群眾以及村莊、民房、院落記錄下的坍塌的日子,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的同伴們,看著大山因為地震而裸露著的胸懷胃,還有青山在地震後的慘狀,以及坍塌了的數不清的民房,先是驚歎不已,緊接著就是默默無言了……

我們出甘肅進陝西,過文縣,走碧口。一路上,閱讀了災區群眾與死神決戰的大特寫,也看到了災區人民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喜人景象。我們感歎到:中國人民是偉大的,是不可戰勝的,是任何力量也震不垮的!

在距離文縣150公裏的地方,文縣交警大隊派來的兩輛警車迎上了我們。從車上下來了三位戴眼鏡的人。戴墨鏡的是交警大隊的司機小任,戴近視眼鏡的一個是文縣交警大隊的宣傳股長張健新。另一位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文縣交警大隊教導員陳立輝。陳教導員長的白白淨淨,短短的頭發洗得很幹淨,個頭不高,非常精神,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都38歲了,看上去還像個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

文縣交警大隊派車到150公裏外的地方接我們,大隊教導員還親自給我們開道,這足以證明對我們的重視。我預料這次文縣之行,一定會滿載而歸。果然不出所料,不論是座談式采訪,還是個別采訪,大家都無一例外地用心和我們交流。我們似乎不是采訪和被采訪的關係,而是久違了的朋友,是久別多年的兄弟。在這樣一種氛圍下,我們隻有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了。我們一個猛子紮下去,白天采訪,晚上組織材料寫作,30天之內,我個人的采訪筆記就達到了近20萬字。這在我的采訪史上,是一個巨大的收獲,也是一個大大的“豐碑”。

2008年5月12日下午兩點15分,甘肅省文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教導員陳立輝提前從家裏走了出來,準備去看近些天一直生病的嶽父。他邁著輕快的步履來到了老嶽父家樓下。嶽父家住在四樓,他剛上到二樓時,大地震來了。他突然覺得腳底下在動,咦,這是怎麼了?他用交警特有的敏感仔細地感覺了一下,不對勁,這腳底下動得越來越厲害了。緊接著,樓房也在很大的響聲中左右搖擺起來。他馬上意識到是地震了,樓上也開始有人喊:“地震了!地震了……”

陳教導員沒有繼續往上走,而是退了下來,很快地退了下來。這時候,許多人已經跑到了院子裏,一時間,大院裏亂成了一團。他跑到院子前的三岔路口大聲喊:請大家都站到這裏來,離樓房遠一些。這時候,嶽父家住的樓有的部位垮了,掉下來的水泥磚把一輛車的車頂砸了個大洞。他一邊疏散群眾,一邊注意樓口裏出來的人,看老嶽父出來了沒有。

焦急中,他看見一個人從樓道裏跑了出來,捂著臉,紅紅的鮮血已經把半個襯衣都染紅了。他連忙把自己的車門打開,想把這個人扶進車裏送到醫院去。那人答應了一下就上車了,他一聽聲音很熟悉,才知道傷者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老嶽父。又有兩個被砸傷的人出了樓口,他們都無一例外地捂著頭。他二話沒說就把他們全都扶上了車。然後,陳教導員開車飛快地朝醫院駛去。老嶽父說,他感覺是地震了,打開門就往下跑,結果,樓道的磚塊亂飛,他的腳像粘在了樓梯上一樣,跑不動了。也就在這個時候,他挨了一磚……

另外兩個人全是在房間裏被砸傷的,其中一個傷勢很重,需要馬上救治。救命如救火,陳立輝馬上拉響了警笛。現在的警笛,不僅僅是救人,還有安定民心的因素在內。文縣城裏第一聲警笛響起的時候,老百姓不那麼慌張了。隻要有警車的警笛聲,這說明警察在行動,政府就在他們身邊。

文縣縣城裏第一聲警報響起的時候,交通警察陳立輝清晰、渾厚的喊話聲音也回蕩在了大街上:“請大家不要慌,一定要站在遠離高樓的地方!請大家注意安全!請大家不要慌……”在大街上四處亂跑,像蜂窩裏的蜜蜂一樣的人們真的就不那麼害怕了,漸漸地安靜下來了……

陳教導員很快把嶽父和另外兩個傷員送到了醫院,給醫生做了簡短的叮囑後,就開著警車調頭走了。

此時此刻,街道上的人越來越多了,交通被堵塞了,陳立輝的車再也走不動了。這時候,他發現,葉錦全、劉平原兩位交警自發地在大街上疏散群眾,疏導交通,他很是感動。對他們說:“盡量叫車不要動,把群眾往開闊的地方疏散。”

正說話時,文縣政法委的劉書記來到了三岔路口,他給陳教導員說:“趕快拉響警笛,再到濱河路上去巡邏,那裏人太多太亂!另外,安排所有的幹警馬上在城區疏導交通。”

接到任務的陳教導員又一次拉響了警笛。之後,他命令現場的所有交警馬上指揮交通,疏散群眾。他們中有交警,也有其他警種的警察。不論他們的警銜高低,都馬上加入到了指揮交通、疏散群眾的行列中去了。經過全體警察的共同努力,交通基本上恢複正常了。恐慌的人們,也疏散到了開闊的安全的地方了,他們的情緒基本上趨於穩定了。

幹完這一切工作後,陳教導員回到了交警大隊。他和大隊長張智國簡單地交流了一些情況後,就在馬路邊上的樹溝裏開會。正開會時,接到了月亮壩5.12發生特大次生交通事故的報告。他們迅速對地震後的工作做了商量和安排,之後便馬上出發,奔赴臨江鄉月亮壩事故現場。

陳立輝和張智國大隊長、交警關偉一起,經過艱難跋涉,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才到達了現場。這便是前麵已經講述過的,那驚心動魄的24個小時。月亮壩5.12特大交通事故發生後,除了已確定的死者外,其他的傷員都被送到了就近的臨江衛生院。然而,臨江衛生院的醫療條件太差,醫療水平也有限。看到那麼多的傷員被抬進了醫院,院長和大夫們一時間便亂了陣腳。有的傷員傷勢太重,眼看著就有生命危險,可是,衛生院隻能望“危”興歎,沒有一點辦法。

陳教導員和張大隊長、鄉政府有關領導商量了一下,決定馬上把這些傷員轉至武都隴南市第一醫院治療。但是,臨江到武都還有幾十公裏的路,再加上餘震不斷,山上不停地落石頭。沒有一個責任心強、技術過硬的司機,是不能勝任這項工作的。交警大隊的交警去護送傷員,那是最合適不過的了,然而,他們沒有車。他們的車在往事故現場趕來的時候,扔到路上了。

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陳教導員隻好同家在臨江的臨江中隊幹警張北平,挨家挨戶地去給司機做工作,費盡口舌,最後,他們找到了一輛小麵包車。

事後陳教導員握著司機的手說:“你很了不起!你是英雄!”司機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我應該做的。”

有人說的好,一個成功的男人的背後,一定有個偉大的妻子。讓我們來看看,陳立輝的妻子徐繼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再看看她這個交警家屬在抗震救災中做了些什麼。

在隴南公安抗震搶險救災突擊隊裏,有一位麵容清秀、手腳麻利的女警花格外引人注目。尤其在突擊隊的臨時駐紮營地,到處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就是負責整個突擊隊後勤保障工作的文縣公安局行政裝備股股長徐繼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