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魯家族是印度的名門望族,英迪拉就誕生在這個家族裏。英迪拉的祖父莫蒂拉·尼赫魯是當時印度頗具影響的大律師,曾經獲得英王喬治五世接見的殊榮。她的父親便是印度獨立運動的創始人,現代印度的奠基人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受家庭影響,英迪拉·甘地在幼年時期就有遠大的政治抱負。

1919年,也就是英迪拉·甘地兩歲時,印度曆史上爆發了震驚世界的阿姆利則慘案。慘案發生之後,印度各階層人民都參加了聲勢浩大的反英鬥爭,尼赫魯家族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爭取印度獨立與自由的反英鬥爭中。這對年幼的英迪拉·甘地的思想和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她在5歲時便投入到抵製英貨的鬥爭中,把她心愛的、歐洲進口的洋娃娃付之一炬。

12歲那年,英迪拉便申請要求加入國大黨,結果由於年紀太小而遭到拒絕。於是她便成立了自己的組織——“猴子隊”,為反英鬥爭積極地散發傳單,張貼標語。後來她在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創辦的加爾各答國際和平大學讀書,後又於1937年考入英國牛津大學攻讀政治、行政和社會管理。

英迪拉·甘地真正進入政界,是在她的父親成為印度第一任總理之後。1947年,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成為獨立後的印度第一任總理,英迪拉便成為他的得力助手和貼身秘書,開始參加各種會議和政治活動,並且跟隨她父親出訪了許多國家。她參加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的加冕典禮,並出席了1955年的第一屆萬隆亞非會議。所有這些活動,都大大地開闊了她的視野,使她積累了豐富的政治和外交經驗。

1955年,英迪拉·甘地角逐國大黨主席成功,使她在政治生涯中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1966年,英迪拉依靠其家族的影響以及個人出色的政績,成為印度第三任總理。上任之初,人們對這位女總理的治國能力抱著懷疑的態度,甚至有的新聞報刊把這位事事小心謹慎的女總理稱之為“啞巴娃娃”。

由於印度曆史上遺留的許多政治問題和經濟困難,1977年,英迪拉在印度大選中遭到慘敗。但是她並沒有氣餒,而是不斷努力,深入農村,關心人民疾苦,爭取廣大人民的支持。

這樣,在1980年,她終於取得了大選的勝利,再次成為印度總理。在她15年任期內,她始終強調印度國家的統一和團結,主張發展印度的民族經濟。印度獨立37年之後,食品基本達到自給,工業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