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被譽為新加坡的設計師。1959年上台執政,是當時世界上最年輕的總理。在位31年,是世界上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

李光耀的祖籍是中國廣東大埔縣,曾祖父李沐文為了謀生,背井離鄉來到新加坡。李光耀天生有一種不服輸的性格,上學時成績優異。1941年,他畢業於萊佛士學院(新加坡大學前身)。

1946年前往英國,先後在倫敦經濟學院、劍橋大學深造,獲法學兩項最優等成績,並獲得結業成績第一名。由於學業出類拔萃,還獲劍橋大學頒發的優異星獎。1950年,李光耀在倫敦中殿法學協會獲得律師資格。1959年任國家總理。

李光耀特別注意抓住各種時機。1967年10月,他在參觀英國;一家大造船廠時驚訝地發現,英國輪船的推進裝置,竟用了瑞士的專利產品。李光耀極為感慨:一個四周被陸地包圍的山地國家,不遺餘力地發掘人們的聰明才智,從而打入世界各個角落。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他。因為,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比瑞士要好得多,它扼印度洋、太平洋之間的交通要道,擁有世界第一流的港口,轉口貿易極其興旺。20世紀70年代末,新加坡經濟發展迅速,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達9.4%。

以後,由於石油危機的爆發,李光耀又發動了新加坡第二次工業革命,實行了以勞動密集型到資產密集型、從低科技到高科技工業的戰略重點轉移,大力培養尖端人才,重點扶持電子、電腦、精密儀器、石油機械等產業,使新加坡的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今日的新加坡,已不單純是一個商港,它成了電子業製造中心,亞洲美元的金融中心,亞洲第一流的醫學中心。

新加坡的外交政策是讓“世界上的主要強國知道它的存在——如果沒有興趣來幫助我們——至少不要把我們搞得更壞”。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新加坡還建立起規模不大,但足以表明不屈意誌的國防。

李光耀對貪汙腐化者深惡痛絕。為保證政府官員的廉潔,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如設立貪汙調查局。這個機構不僅負責15萬名公務員的廉潔問題。還要偵破部長級的貪汙事件。在治理肅貪方麵也很有成效,原因並不是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調查局僅有34名探員),也不是采用了特別的先進技術,而主要是李光耀認定,不管是什麼人貪汙,都要照辦,絕無特權和僥幸。20世紀70年代就有幾個部長級人物因此被關進監牢。

另外,新加坡有著嚴格的管理製度。如對於饋贈的禮物,規定政府官員要交給有關部門負責禮品的人,受禮人如想得到禮物,就要由專人進行估價,然後照價收費。公務員每人都要填表申報自己及家屬的財產,包括證券、房屋、銀行存款、債務等。如果負債額超過了三個月的工資,就會受到上級的詢問。

李光耀政府采取寬容、和諧、多元的民族政策,不搞華人至上。他提倡保留各民族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同時也提倡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以期產生一種新的文化——新加坡文化。

李光耀每次講話,總是先用英、華、馬宋三種語言分別致詞,然後才用通用的英語演講。他每時每刻都在塑造新加坡人的形象。現在。新加坡的各個民族的移民們。已經開始習慣於把自己看做新加坡人了。

李光耀經常在國內視察,發現有好的經驗,立刻倡導推行。1981年的一天,他出巡組屋區,吃驚地看到很多家庭都有音響設備、彩色電視、水磨地磚,卻很少有書櫃和書架。隻有一家有書和畫。於是。李光耀提出要培養“有教養的新加坡人”。一次,在新春之際,李光耀到宏橋地區巡視。發現這一衛星鎮竟有兩座安老院(類似我國養老院),他感到震驚。在這年新春獻詞中,他促請:“為人子女者,負起奉養父母的責任,克盡孝道,建立一個健全的社會單位——家庭。”

新加坡人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對此,1990年2月李光耀在美國哥倫比業廣播公司的電視節目中曾說:“若模仿美國的生活方式。新加坡將全毀滅。”所以,新加坡的形象是自己逐漸建立起來的。

1990年新加坡歡度了自己的75歲生日,李光耀也步入花甲之年。以第一副總理吳作棟為首的第二代領導集團已發展成熟,部長們大都是年富力強、學曆很高的中年人。李光耀生動地比喻國家的現狀:我來當守門員,前鋒、中鋒由他們去踢。這意味著他不再“全場跑動”

了。但如果門前小現“險情”,李光耀的作用仍舉足輕重。

李光耀雖已辭去總理職務,但他的行動、治國哲學將深深地影響著新一代的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