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2)(1 / 3)

6.可以在睡眠中進行數數一直到不知不覺地睡著。

7.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8小時為宜。

緊張性頭痛

國外專家研究表明,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致命的影響。在一個講究高效率的現代社會裏,人們實際上不僅要在工作中承受這種高效率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同時還要承受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環境給人們的生活所帶來的壓力。在壓力日益增大的環境中,許多人已不知不覺地成了工作和生活壓力的奴隸,而且他們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的身體也開始不斷發出不和諧的抱怨。最近發表的一項科學研究報告表明,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可以對人體健康產生致命的影響。

一項最新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當一個人由於工作和生活壓力所迫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時,其體內有一種叫做IL-6的免疫蛋白的濃度會超過正常值。存在於血液中的IL-6免疫蛋白是一種能夠引發炎症的物質。研究證明,這種免疫蛋白與一些中年人易患的疾病如心髒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症、虛弱和某些癌症有關。研究結果還表明,緊張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影響與人的年齡增長成正比,歲數越大的人,緊張狀態對其健康所產生的損害也就越大。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那些工作或生活在緊張環境中的人容易做出一些會使IL-6濃度升高的事情,例如抽煙或猛吃猛喝,而吸煙和發胖都會使IL-6濃度上升。同時,研究人員告誡說,那些身處緊張環境中但尚未出現嚴重疾病的人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抗壓能力”很好,因為緊張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有個累積的過程。

而緊張對身體所造成的最常見也是最直接的不良影響則是緊張性頭痛,而且,幾乎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過頭痛體驗。據統計,40歲以前經曆過嚴重頭痛的人為40%。而在醫院的神經科門診,因被頭痛折磨得束手無策而不得不來就診的人數,占了全部就診人數的40%。

這是現代都市人較易染上的一種時髦病,頭痛頻率沒有規律,受人的性格、年齡和教育程度等影響,性格比較封閉內向,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的30餘歲的年輕人最易發生,且往往形成慣性,每遇壓力即會不同程度地出現頭痛。

緊張性頭痛好發於“白領”階層中的年輕職員,尤其是青壯年女性多見。而且去醫院就診的頭痛病人中,絕大多數都是緊張性頭痛,其中75%的頭痛者為女性。罪魁禍首:最近的工作壓力太大了,情緒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工作時的坐姿不當,睡覺時的枕頭高度不合適,造成了頸部肌肉緊張;過度疲勞,睡眠欠佳。

因此,適當地學會“訴苦”,減輕心中的鬱悶。人們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壓力是各種各樣的。減輕這些壓力有一個通用配方,這就是“訴苦”。每當自己感到有壓力時,不妨找自己的好朋友傾訴一下。如果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朋友聽自己傾訴,自己對自己傾訴對減輕所遇到的壓力也是有幫助的。有不少人認為向別人傾訴自己的苦處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實際上,傾訴內心的鬱悶是一種科學的心理排遣方式,與勇敢與否沒有任何聯係。

學會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其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承擔各自的社會責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衛生問題。隨著社會不斷變革,人們的情感、思維方式、知識結構、人際關係在發生變化,引發心理問題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據專家介紹,由於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人的盲目行為增多,加之過分追求短期效益,因而失敗的幾率較高,內心失去平衡。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心理專家認為:“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常常直接影響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直接影響到他的某個具體行為。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講,心理衛生比生理衛生顯得更為重要。”從理論上講,一般的心理問題都可以自我調節,每個人都可以用多種形式自我放鬆,緩和自身的心理壓力和排解心理障礙。麵對“心病”,關鍵是你如何去認識它,並以正確的心態去對待它。雖然我們找心理醫生看病還不能像看感冒發燒那樣方便,但隻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學會心理自我調節,學會心理適應,學會自助,每個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發展的某些階段成為自己的“心理醫生”。

第一,要加強修養,遇事泰然處之。要清醒地認識到生命總是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這是不能抗拒的自然規律。應當養成樂觀、豁達的個性,平靜地接受生理上出現的種種變化,並隨之調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主動地避免因生理變化而對心理造成的衝擊。事實上,那些擁有寬廣胸懷、遇事想得開的人是不會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