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李劍晨
十月金秋的一天上午,我在江蘇省美術館的一個畫展開幕式上,意外地再次見到了年已96高齡的中國水彩畫大師,美術教育泰鬥,東南大學教授李劍晨先生。這位世紀同齡老人在眾人的簇擁下,逐一觀賞著每幅作品,並不時發表幾句自己的觀感。李老這天的精神顯得格外的飽滿,絲毫沒有一點96歲老人的龍鍾老態。李劍晨先生坐在大廳內稍事休息時,我上前向李老問安,並告訴他我曾在兩年前寫過一篇《我也不是明星》的文章,記述了我與李劍晨先生的一次談話,李老極其和藹地說道:“謝謝你,謝謝你”這話使我局促不安起來,忙不迭地說:“李老,我下午就將這篇文章送給您看”。李老說可以,並將他的地址告訴了我。
下午三點,我如約來到了南京蘭園28號李劍晨先生的寓所。這是一幢老式紅磚砌成的三層樓,外觀已是十分的陳舊了。這位藝術大師就是住在這裏的一套普普通通的房子裏創作了不計其數的藝術作品,不能不使我產生許多感慨和欽佩之情。李劍晨1900年陰曆正月26日出生於河南省內黃縣,1926年畢業於北平國立藝專,攻習西畫和中國畫,1937年公派英國倫敦大學院做研究工作,後又去法國巴黎研習繪畫和雕塑。抗戰期間回國,先後任重慶國立藝專教務長,西畫係主任、中央大學建築係教授,繼任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建築係教授至今,從事教育工作達七十載,桃李滿天下。朱德群、趙無極、吳冠中、吳良庸、齊康等大師均受教於他。李老藝術耕耘近一個世紀、其西畫具有濃鬱的東方情韻和強烈的個人風格,格調渾厚淳樸、新意盎然;對水彩畫的內容、色彩、結構均有諸多開拓。其中國畫則融西畫之色彩、構圖與中國傳統筆墨融於一爐,創造出富麗清雅、雄健剛勁、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充滿了時代的活力。台灣資深美術評論家劉延濤及攝影大師郎靜山所言“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是對李劍晨先生藝術風格的絕好評價,他的藝術生涯已成為中國現代繪畫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叩開李老的家門,少傾,鶴發童顏的李老從內屋蹣跚地走了出來。我迎上前去說道:“李老,上午我們在美術館見過,下午特來拜訪您老的”。“知道,知道,快請坐”,李老用濃重的河南鄉音回答著,我趕緊上前扶著李老說:“您先坐下”。這時我發現李老的手指上沾滿了紅色的顏料,就問李老是不是在作畫,李老微笑道:“我剛才正在一幅畫上寫打油詩呢,我不會寫詩,瞎弄弄的,現在我是老了,畫畫很少了,有時朋友來得多,高興就抹上幾筆,為大家助助興!這時我拿出刊登我那篇文章的《現代書畫家》報給李老看,李老說讓他拿眼鏡來看,我說我來幫您老去拿,他連忙說不用不用,就自己慢慢地走進內屋取來一個放大鏡認認真真地看了起來,當讀到文中:“李老是現代中國水彩畫的創始人之一”這句話時,李老自言自語道:不能這麼說。李老饒有興趣地翻看起這份報紙來,當他看到一幅中國畫《山鬼》的圖片時說道:“這幅畫畫的並不是那麼回事,後來許多的畫家都是按著他這樣模式畫的,,全不是那麼回事。”李老接著說:“山鬼是屈原九歌中的一首民歌,所謂山鬼即山神之意,詩人在此歌中賦予山神以人的性格來歌頌山神對愛的忠貞,並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愛情生活,山鬼其實就是屈原自己”。李老十分敬佩屈原胸懷博大,身處逆道心憂社稷的精神,一生中曾多次用西畫,中國畫的形式畫過。在畫寬3米,高2米的巨幅畫《山鬼》時,堅持不用助手,一直堅持站著畫,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由於長時間站立,小腿腫脹了,兒女心疼他,為了讓李老好好休息,把他“轉移”到不為人知的地方,還把老人的印章印泥一古腦全藏了起來,李老風趣的說:“我成了管製對象,當然,兒女們還是支持我搞藝術的,隻是怕我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