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治藝之道貴在創新(2 / 2)

李老一生出版了許多畫冊,其中《水彩畫技法》一書一直為國內外水彩畫家所珍藏,李老為了水彩畫傾注了一生的心血,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他在北平藝專學習時,拜流亡北京的捷克水彩畫家齊蒂爾為師,他提出了“水彩畫三要素的運用技法,”並創立了水彩畫的幹濕技法,推動和發展了我國的水彩畫事業,無愧於“中國水彩畫的開山大師”及“中國水彩畫之父”的美譽。當我問李老最近有沒有新作出版時,李老說剛剛收到河南寄來的一冊《李劍晨贈豫作品集》,翻開這本裝幀精美的畫冊,使我第一次集中地領略了李老大部分80歲以後創作的精品,畫冊中收錄的70餘幅花鳥、人物、禽獸為主的中國畫作品以及五六十年代創作的水彩、油畫作品全部是李老在“95華誕畫展”之後贈送給河南省博物館的,據悉,有關方麵現正在著手籌建“李劍晨美術館”,將來這些作品將集中展現在美術館內,供人們學習欣賞。畫冊中的不少作品新意迭出,似乎不像是出自這位“世紀丹青”的老人之手,我向李老探求其中的緣由,李老坦言道:在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最大的體會就是“治藝之道,貴在創新,不泥於古,不離於源。”藝術不創新,它就會走向滅亡,中國畫曆來以水墨為上品,而李老的中國畫則偏重於色彩的渲染,作品給人以清新絢麗之感。對此,李老認為,他是搞西畫出身,對色彩的渲染很敏感,中國畫有色彩,打破了中國畫傳統的重水墨輕色彩的陳規,單純的水墨畫太單調,反映不了我們的時代精神。李老還巧妙地打比方說,以前我們隻能看黑白電視,後來有了彩色電視機,人們紛紛買彩色電視機看。看來人們是喜歡彩色的,因為彩色豐富,人們愛看。李老興致勃勃地說,我雖然96歲了,我還要不斷創新,我有一個願望,想活到一百歲,堂堂正正地走過一百歲的征程。他特別指出:是征程不是路程,談到未來的創作計劃,李老說:“我還計劃畫一幅大油畫,我構想的這幅風景油畫,其實是一種‘幻景’,就像古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一塊世人向往的美好境地,也是神仙居住的淨地,這幅畫力求開拓中國繪畫的新境界,畫好了,我就住進去,我還要在百歲畫展中展出,獻給新世紀,這將是我最後的心願。在這裏,我從內心深處祝願李老這個心願能夠實現。”

天漸漸地暗了下來,我榮幸地與這位世紀老人度過了一段十分美好的時光,心靈得到一次純淨的升華,似乎忘卻了與這位老人之間的年齡差異,跟隨李老的思緒一齊融進了他博大精深的藝術王國,我期盼著這種如醉如癡的境界帶我進入到更加廣闊奇麗的藝術世界中去,衷心地祝願李老健康長壽,永葆藝術青春,為人類創造出更多更新更美的藝術精品!

(原載《中華老年報》1995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