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遊戲的目的要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賽”中增勇氣。所以,設計數學遊戲,安排課堂教學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思想性,激勵性遊戲必須寓教育於教學之中,以正確的思想激發學生競爭精神,樹立為祖國爭光的學習動機。
②多樣性,情趣性遊戲新穎,形式多樣,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他們主動地學、愉快地學。
③直觀性,形象性直觀形象的數學遊戲可以在學生“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數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概念、法則等知識,引導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形象地表演“數的組成”、“數的分解”、“數字歌”、“找鄰居”、“找朋友”、“送信”、“爭當優秀售貨員”等遊戲都是借助學生的表演動作和生活常識來理解數學知識。
④針對性、啟發性數學遊戲的形式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設計遊戲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要有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啟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學會思維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例如
“數學接力賽”可以突出分析問題的層次,培養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
“猜一猜”能激發學生思維的興趣,訓練優良的思維品質。提供“小擂台”、“點將台”等遊戲可以激勵學生互幫互學,是互相競爭的小戰場。
遊戲式的教學除了要遵循以上的原則外,還要注意麵向全體學生,重視全過程,教學遊戲要簡單易學省時高效率。
引探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法的一種。其總的特點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以思考題為思維主線,學生先學先講,教師後講後幫,使學生紮紮實實學好新內容。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著眼於“引”,啟發學生“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掌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規律,把“引”與“探”有、結合起來。具體有下麵六個方麵:
①通過引導學生回想與新課有關的舊知識和講解準備題(引例),為學生學好新內容減少困難,鋪平道路。
②以思考題為思維主線,有條理地引導學生學習新內容,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
③用“學生先學先講,教師後講後幫”的辦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爭取自己解決問題。這樣就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④通過“議論問題、提出不同見解”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上的疑點,發揮學生的靈活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學得心情愉快。
⑤運用“引探法”進行教學,獨立筆算前的學生講是首要的,在集中做題時,采取多樣形式,旨在鞏固新學知識,進行題組練習有兩個好處:一是有時間輔導差生做題,二是中、上等學生可以多做一些題目。使各類學生都能“吃得飽”。
⑥有計劃、有目的地提早布置預習,提出學習新內容的思考題。這樣,使學生對學習新課心中有數。
其“引導教學法”包括引探的準備、引探的過程、引探的總結和引探的實踐等四個程序。
引探的準備
①引導學生回想學習新內容應具備的舊知識。與新課無關的舊知識此時不複習。
②講解準備題(引例)。一般在幾分鍾內啟發學生口頭回答。師生共同小結解題方法。通過講解準備題,為學習新內容打好基礎,使新知識化難為易。
引探的過程
①根據新課的主要內容提出初學思考題,這種思考題一般在前一節課布置預習時提出,要求學生帶著思考題預習它的安排順序與新內容的教學順序一致。
②學生帶著思考題再學新內容。這要在引人新課後的幾分鍾內進行(預習時的學叫初學,上新課時的學叫再學學生再學時,可以邊思邊劃,可以邊看邊做邊議,做好回答問題的準備。學生再學時,教師檢查學生的初學情況。如果新授內容需要畫圖和準備教具的,教師也在此時作好準備。
③回答思考題,並進行必要的演算、講解或分析。學生做好準備後,教師就根據思考題的難易程度提問各類程度不同的學生。教師可結合圖形或模型適當啟發學生回答,通過提問,以了解學生的思維程序,學生回答後,即可由教師講評,也可讓其他同學補充或評答。教師的講評,要指出學生回答的情況,對於不完整的應幫助學生補充完整,對於有錯的就及時糾錯,如果學生不會回答的,教師就作詳細解釋。學生回答完思考題後,教師再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和新課內容決定是否進行演算或講解。
④學生議論問疑、提出不同見解。通過師生雙邊的學、問、答、算、講和分析後,教師再安排一定的時間鼓勵學生議論問疑、提出不同見解,尤其要鼓勵中下水平的學生大膽反問教師,讓學生及時消除尚未解決的問題,發展創造性思維。對於學生提出的各個疑問,教師要歸類給予回答;對於學生提出的與例題不同的解法,或對問題的獨到見解,教師要給予肯定或表揚,並從幾種不同解法中總結出最佳解法。
引探的總結
教師根據新課特點做出“水到渠成”的歸納總結。指出學習內容,例題的類型特點,通過例題能得出什麼方法、規律,怎樣運用這些方法,運用時注意什麼。
引探的實踐
①集中做題。按照“教學前有聯係,後有伏線”的要求設計練習題,練習題有口答、實踐操作、筆算等形式。學生獨立筆算的可進行題組練習。對於鞏固性的基礎題和模仿題,要求全班學生弄懂學會。
②布置適量課外作業和預習內容,提出下一節課的初學思考題。
嚐試法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講授新課的一種教學方法。應用“嚐試教學法”授新課一般有如下結構:①基本訓練,5分鍾左右②導人新課(2分鍾左右),③進入新課(5分鍾左右),出示嚐試題,自學課本,嚐試練習,4學生討論,教題講解,④鞏固練習(6分鍾左右),⑤課堂作業(10分鍾左右),⑥課堂小結(2分鍾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