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生的“水瓶”被砸碎
——解讀《烏鴉喝水》
經典點擊
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
烏鴉看見一個長頸瓶子,瓶子裏有半瓶水。可是瓶子很高,瓶頸細長,瓶口狹小,裏邊的水不多,它喝不著。怎麼辦呢?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它想出辦法來了。
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銜來,投入瓶子裏,瓶子的水漸漸升高了,烏鴉高興地喝到了水。
傳統觀點
傳統的《烏鴉喝水》為我們勾勒的是一個善於觀察、勤於動腦、能利用現有條件解決困難的烏鴉形象。許多人對故事的續寫,也是讓這隻聰明機智的烏鴉找到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這個故事可以引發我們更進一步的思考。
另類解讀一
烏鴉喝水的故事被伊索寫進了寓言,傳遍了全世界,烏鴉也因此出了名。然而,到此故事還沒結束。
有一次,這隻烏鴉外出旅遊,它又口渴了,可是四處找不到水。後來它發現了一口井,低頭一看,井底有水,但井口很小,井又很深,它喝不著。
它想到了自己曾經投石入瓶喝水的光榮事跡,不禁高興地叫了起來,“呱!呱!我怎麼把這經驗忘了!”於是它又銜來一顆顆的小石子,向井裏投去,誰知道投了半天,井水就是上不來。
樹上的喜鵲看到了,說:“烏鴉先生,這是水井,不是你原先的那個長頸瓶子,怎麼還用那個老辦法?”
“你懂什麼,呱呱!”烏鴉說,“我的方法是經過寓言大師鑒定了的,都上了書本,到哪裏都適用,怎麼會老呢!”
烏鴉繼續向井裏投石子。結果,大家可想而知。
烏鴉在人們眼中,一直是笨笨的形象。但自從烏鴉想出投石喝水的好方法,世人就對它刮目相看,心裏也暗暗佩服它的聰明。然而,烏鴉麵對一口水井,卻依然用同樣的方法取水,喜鵲好意提醒,它還振振有詞地辯駁。結果,烏鴉當然沒有喝到水。水瓶和水井是兩種不相同的事物,用同樣的方法處理又怎麼會成功呢?
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經驗,同時也會從別人那裏學到很多經驗。對於經驗,必須辯證地看待,靈活地運用。因為經驗是一個既有用又無用、既有利又有害的東西,用得好可以使你繼續成功,用不好則會讓你一敗塗地。人既不能完全拒絕經驗,也不要輕易上了經驗的當。
想想我們自己,平時總是相信老一套經驗,相信書本上看到的一切,從來沒有想到根據不同情況用不同的辦法。一遇到問題,隻知道生搬硬套,雖然有時候事實證明,經驗並不管用,但對它的依賴程度不減一絲一毫。
人做事不要過於死板,要看具體情況來辦事。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充分調動自己所學的知識,認真思考,仔細判斷,不要盲目相信。經驗是有限的,問題是無限的。成功的經驗雖被寫進書本,但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問題。如果隻知道墨守成規,而不會靈活變通,那麼一輩子也不會有什麼大作為。
經驗就像一位領導,我們可以相信但不能盲從,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不犯錯誤的領導,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經驗。
自從烏鴉聰明地喝到水後,便延伸出了許多版本,但主題通常都是,瓶子已非先前的瓶子,水也非那時的水,先前的經驗已不再適用。
世界瞬息萬變,“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已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的發展,經驗應該借鑒,但絕不能照搬。
有時,人總固守著自己的所學、所得,失去了改變的機能與激情,要知道“樹挪死,人挪活”,吃經驗的老本,終會止步於成功的門外。
另類解讀二
曾經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則故事,既是“烏鴉喝水”的人生演繹,又是欲望溝壑中的人性縮影。故事中的“烏鴉喝水”變成了一種象征,是生命的積累,是生活的積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甚至是苦難與磨練,一時的冒進有時換來的會是短暫的浮華與最終的慘淡。
他是聽著《烏鴉喝水》的故事長大的。
三歲多的時候,他睡覺不好,愛和大人一塊兒熬夜。缺覺就長不好,他矮,瘦,不像同齡的孩子。後來,能聽懂故事了,問題才有了轉機。媽媽開始在睡前給他講故事。
他聽到的第一個故事是《烏鴉喝水》。一隻烏鴉口渴了……
三歲的他已經會想問題了。聽完,他問媽媽,為什麼烏鴉不一下子叼個大石頭呀?不是一下子就能喝到水了嗎?媽媽笑了,傻孩子,旁邊隻有小石子呀!你看,你爸爸就是咱們家的烏鴉,每月都給咱們寄錢,就像這小石子,一顆一顆的,攢起來。攢多了,咱們家就有水喝了。那時候,他的爸爸在礦區工作。在他印象裏,爸爸的臉總是黑的,像烏鴉。
一開始,他聽故事很興奮,越聽越精神。聽完一個,總纏著媽媽再講一個。媽媽的故事很有限,媽媽越來越局促,越來越疲於應付他。後來,媽媽有了主意,專講《烏鴉喝水》,講到故事的最後,就教他數數,數石子。烏鴉開始叼了,一顆、兩顆、三顆……數著數著,他仰著小臉兒就睡著了,夢裏全是烏鴉,滿天飛。
再後來,媽媽接到了一個通知,急急忙忙地將他寄放在姥姥家,一個人去了爸爸工作的地方。回來時,媽媽的眼睛腫得像桃子,姥姥說,那是哭的。從那天起,他就再也沒有見過爸爸。
爸爸走後,媽媽沒再嫁人,礦上給媽媽安排了個打掃衛生的活兒,靠每月幾百塊錢維持生計,供他上學。媽媽成了家裏的烏鴉。媽媽的臉也越來越黑,頭發越來越白。像烏鴉,又像白頭翁。
他長大了。
大學畢業,他在爸爸生前工作的煤礦參加了工作。本來,媽媽死活不願讓他再幹這一行的,但是,現實往往不能容忍人們感情用事。隻有原單位才好分配,他的同學,畢業兩年了仍在流浪的有的是。有了工作的他,成了家中的烏鴉。他聽過“烏鴉反哺”的故事,他發誓,要讓媽媽後半生過上好日子,“喝”上最好喝的水。
幾年後,他當上了副礦長。
他不滿足每月的那點兒“小石子”,就和別人合夥開了個私人小煤礦。他是大礦副礦長,開個小煤礦,在當地算不得稀罕事兒。他的小礦,除了人工,其他一切所需都可以從大礦調來,他有條件。有人背後偷偷叫他“公私合營”。他以低廉的成本逐漸擊敗了同行的業主,一躍成為當地首富。他仍不滿足,進一步擴展他的“事業”。
媽媽現在已經不愁喝不到水,但媽媽的頭發比以前更白了,臉也更黑了。媽媽看他整天忙得連喝水的工夫都沒有,就一聲接一聲地歎氣。
眼看他的小煤礦規模就要攆上他所在的大礦,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他的煤礦由於安全措施不到位,發生了大規模的冒頂事故,死亡78人!這件事,成了許多報紙的頭條新聞。
作為事故第一責任人,他被公安機關拘捕,正趕在國家集中整治私人小煤礦的風口上,他一審被判死刑。獄中,白發黑臉的媽媽來看他,他發現,媽媽真的老了,像一隻行將就木的老烏鴉。
對講機裏,他流著淚說,媽,兒不孝,沒能讓您過幾天舒心日子。爸爸死後,您一手把我拉扯大,吃盡了苦頭。現在,兒卻不能為您盡孝送終了。臨走前,兒有個要求,再給兒講個故事吧。
媽媽哭了,流著淚講了他熟悉的故事——一隻烏鴉口渴了,下來找水喝……烏鴉將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投進瓶裏,水麵在慢慢升高。但是烏鴉著急了,它是隻性急的烏鴉。它這會兒渴得厲害,不願意慢慢地等水漲高。烏鴉飛到別處,撿了一塊大石頭叼了回來,一下子將大石頭投進瓶裏。結果,“砰”的一聲,瓶破了,烏鴉一口水都沒喝著。
聽完,他失聲痛哭起來,哭聲回蕩在整個死囚室。
(佚名)
烏鴉將小石子一顆一顆投進瓶中,才換來到口的甘霖,人亦是如此。人生有平步青雲,但更多的是循序漸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急功近利,換來的終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人性總有一道底線,越過道德的邊境,走入的必將是人生的禁區。我們應該懂得,有許多底線是不能碰觸的,一旦越過,必會抱恨終生。永遠不要成為那隻“性急的烏鴉”,要知道人生應該厚積薄發,快一步,慢終生。
《烏鴉喝水》後來衍生出許多版本,或是烏鴉變得更聰明了,或是烏鴉變得愚蠢了,或是烏鴉遭遇了現實中的什麼問題。其實,無論版本如何改編,都是人們在借助一個寓言故事來表達自身對生活、對生命的理解。
瓶中的水象征著人們心中夢想得到的東西,瓶子是人們實現理想的阻礙,同時也是裝著夢想的容器,投石子象征著獲得成功的方法,經驗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東西,人們要學會在現實中變通權衡。既不能打破理想的容器,還要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條條大道通羅馬,若想最終飲到人生的甘霖,就必須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捕獵者”的身後
——解讀《螳螂捕蟬》
經典點擊
一天,蜻蜓在荷花中穿梭飛舞,蟬在柳樹枝頭鳴叫。螳螂從樹葉中爬出,探頭窺視,悄悄地朝蟬的方向爬去。蟬已察覺,但鎮定自若。當螳螂在背後舉刀欲斬時,蟬振翅飛去。又一日,蟬在榆樹枝頭鳴叫。一張樹葉在慢慢地朝前爬動。黃雀飛上枝頭整理羽毛,它發現樹葉在向蟬的方向爬動,知道其中有鬼,就密切注視著。螳螂馱葉伏行,接近蟬,這次蟬思毫未察。螳螂迅速舉刀向蟬猛砍,蟬被擊中,吱吱直叫。正當螳螂在為自己的勝利而高興時,黃雀突然向螳螂猛撲而來,正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螳螂捕蟬”出自《戰國·莊子·外篇山木第二十》:“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西漢文學家劉向在《說苑·第九卷·正諫》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吳國國君壽夢執意攻打荊地即楚國,大臣們紛紛表示反對,吳王勃然大怒,警告群臣說:“有誰膽敢勸阻我出兵,我就將他處死!”此語一出,大臣便不敢貿然進諫了,唯恐招致殺身之禍。王宮中一個青年侍衛官也想勸諫君王,但想來自己人微言輕,無法直言進諫,於是想出一個“曲線救國”的辦法。一連三天,每日清晨,他都手持彈弓、彈丸在王宮的禦花園中轉來轉去,露水濕透了他的衣鞋。吳王感到十分奇怪,便問道:“你這是要做什麼呢?”侍衛道:“禦花園中的大樹上有一隻蟬,它一麵高歌,一麵吸飲露水,卻不知已有一隻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蟬,但不知旁邊又飛來一隻黃雀;而當黃雀正準備啄螳螂時,它又怎能知道我的彈丸早已對準了它呢?它們三個都隻顧眼前利益而看不到身後潛伏的殺機啊。”吳王一聽,自愧自悔隻看小利而忽略了大禍,隨後便取消了攻楚的計劃。
傳統觀點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通常形容行事僅顧前而不顧後,或喻目光短淺,僅視眼前利益,而不知後患隨之而來。人生中不能隻顧眼前的利益,而不顧身後的隱患,要把目光放得長遠些。
如果將這個故事與現代社會結合起來,你就會發現更深的寓意。
另類解讀
自然界的“螳螂捕蟬”表現出的其實是一條弱肉強食的“食物鏈”,雖然略顯殘酷,但無可厚非,在涉及到自己的生存問題時,動物眼中看到的往往隻有自己的食物。
對於人類來說,“螳螂捕蟬”表現的卻是人們對利益的取舍,勾心鬥角中無窮的爭鬥,你算計了別人,正沾沾自喜,殊不知,身後又有人算計了你。
下麵這則《新螳螂捕蟬》是一期雜誌上刊登的文章,立意新穎,於傳統理念中做出時代詮釋。一群蚊子在池塘邊激動地傳遞著一個消息:在十幾裏外的一個地方有個小樓,樓裏有間房子,房子裏有個胖子,胖子又白又嫩,他的血液鮮美無比。蚊子們嗡嗡叫著商議如何去享用這道美味。
蛤蟆一步一步,悄悄地接近池塘,隱蔽在雜草叢中,舔著舌頭,美滋滋地數著蚊子的數目:“不少,一頓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