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經貿文書(4)(1 / 3)

三、常用語彙

1、正文前言常用語彙

×省××公司、××市××廠與××公司,本著“友好、平等、互利”的原則精神,三方於××××年×月×日至×月×日,××××年×月×日,先後兩次在××市就××××有關事宜進行了友好協商,在此基礎上,××公司派員於××××年×月×日至×月×日,赴××對此事進行了進一步磋商,×××應×××的邀請,於××××年×月×日至×月×日,××在××××的陪同下,對××市××廠進行了實地考察和商定,三方同意利用××市××廠的現有廠房等設施合資興建××××,現達成如下意向。

2、正文結尾常用語彙

××××的未盡事宜,在正式簽訂協議時予以補充。

此意向書用中、×兩種文字書寫。

此意向書共製×份,×方各持×份。

此意向書從簽訂之日起生效。

第七節 協議書:保障合法權益,達成一致意見

一、概述

(一)協議書的概念

協議書是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或個人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或個人生活中,為了完成某項合作或其他事情,經過談判或協商而取得一致意見後,共同簽訂的一種具有政治、經濟、文化等關係的契約性事務文書。

(二)協議書的種類

協議書種類繁多,按照概念名稱上來劃分,有廣義的協議書和狹義的協議書。廣義的協議書,是指社會集團或個人在處理經濟關係及其他社會關係時經常使用的各種“契約”類文書,如合同、協定、決定書、條約、聯合宣言、聯合聲明、字據等;狹義的協議書,是指與合同並列的一種文體,即前之所述的協議書。按具體內容上來劃分,有承包工程協議書、承攬加工協議書、財產保險協議書、賠償協議書、調解協議書、經濟技術合作協議書等;按適用的時間上來劃分,有長期協議書、中期協議書、短期協議書和臨時協議書等。

(三)協議書的作用

協議書在經濟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肯定談判或協商所取得的成果,充分體現協議各方的平等關係,保護協議各方的權益,促進和保證協議的各方。所以,它雖然不像合同那樣有很強的法規性,但明顯具有憑證、約束的作用。又由於協議書不像合同那樣正規,因而使用起來更靈活,更方便,更易滿足各種經濟活動中的種種需要。協議書是在簽訂合同的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先行簽訂的合作文件,待條件成熟時,可簽訂正式合同,但有的協議書因已具備雙方權利義務的明確規定,不需再另簽合同,這時協議書就同時兼有合同的特性和作用了。正是由於此,協議書在經濟領域、特別是經濟合作領域中越來越廣泛地被使用。

(三)協議書與合同的區別

雖然協議書與合同屬同一文體,政策性、法律性和協商性,以及寫法、格式、作用等諸方麵都與合同有相似之處,所以,有時人們把協議書與合同等同起來,但這是不對的。嚴格地說,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有區別的文書。協議書與合同的主要區別在於:

首先從內容上來看,協議書中的項目比合同要多,內容則不如合同那麼具體,一般是原則性的條款。比如在我國與外資合營企業的協議書中,往往伴有技術轉讓、產品銷售、貸款、聘請外國技術管理人員等方麵的內容,且隻對某些問題做出原則性規定,起到意向作用,表明雙方合作的誠意;而不像合同的條款那樣,製訂得具體詳盡,便於執行。因此,除簽訂協議書和製度章程之外,還需要訂立一係列協議書中所含項目的單項(專項)合同。

再從應用上來看,協議書的應用領域比合同要廣泛得多。可以用協議書的方式來確定各種關係,如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文化的、教育的、科技的、外交的、法律的、宗教的、民事的等,都可以簽訂協議書來確定,而合同則多用於經濟領域。

最後從時效上來看,合同一般用於買賣交易等經濟合作,交易一旦實現,合同的效力便隨之消失。協議書的有效時間較長,有的甚至是永久性的,如子女過繼協議、收養協議、贍養協議等。

二、寫作模板

(一)寫作格式

1、協議書基本結構

協議書的結構內容與格式主要有三種:表格式、條文式、敘述式。表格式適用於生產或財產一類的協議,因要涉及產品或財產的確切規格、指標、數量、名稱等,采用表格式會顯得清晰、準確。條文式適用於工程技術、收養、贍養等內容較多的協議,將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分項列出,便於表述、記憶與監督實行。敘述式一般適用內容較簡單的協議。以上三種形式,既可單獨使用,又可兼而用之,但無論哪種形式,都應包括標題、正文與簽署三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