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魂回大清,我為黛玉(2 / 2)

“姑娘……老爺和夫人喚您去前廳用飯。”雪雁也是一個小丫頭片子,不過四五歲,長得倒也秀氣。

“知道了。”黛玉淡淡地應了聲。

進了前廳,對著林如海夫婦請了安,黛玉依著賈敏坐。那林如海鋝了鋝胡子,慈祥地對黛玉笑道:“玉兒身體果然好多了。這還得多謝先生費心了。”林如海邊說邊端了酒杯對坐著的張敬道謝。

“哪裏,哪裏。這丫頭不錯,聰明機敏,深得我心啊。哈哈……”林黛玉瞥了一眼張敬,想那老頭子難得迂腐一回,倒讓她揀了笑話。

旁邊的林如海皺起了眉,想了一會兒,放下了手中筷子對張敬道:“先生,這玉兒跟著您已有三載,身子也好得差不多,不知道……這次回家可否讓小女留下?”

留下?張敬皺了皺眉頭,看了一眼黛玉,遲疑地沉吟道:“丫頭跟我是有些時日了,隻是她那病我還沒找到徹底找到根除的藥材。此次出穀也是為了找兩味稀世的藥材。我已探聽出那兩味藥的所在地,恐怕這丫頭還得跟我跑一趟。等這一次了了這丫頭的病,她自是可以回家。”

林如海聽著也皺了皺眉,但想著黛玉身體也隻得點了點頭說:“既是這樣,玉兒就有勞先生了,等身體好了再回吧。”說著安慰身邊的夫人幾句。那賈敏見是如此,也隻得無奈地點了點頭,擦了眼角的淚。

第二日,黛玉拜別了林如海夫婦,離開了林府,張敬帶著黛玉坐了馬車向安徽懷遠行去。

早在十餘日前,張敬就打聽到了黛玉所需要的極地雪蓮和百年茯苓。其中一味百年茯苓剛好安徽懷遠一戶官家有。所以張敬這才帶了黛玉直奔目的地。

兩人行了有半月左右,好不容易到了安徽。這夜,張敬帶著黛玉住進了客棧。黛玉剛放好細軟,就聽到有人敲門。

“誰?”黛玉警戒地停了下來。

“小公子……是您要的熱水。”門外響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聲音。黛玉微愣了一下,才打開了房門。門外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夥計,長得眉清目秀。手上果然端了一盆熱水。

“進來吧。”黛玉側身放那夥計進了房。小夥計邊將水放在架子上邊熱乎地跟黛玉說:“公子可要些酒菜,小的給您送上來。”

“不用了。”黛玉微微晃了晃手,有些嫌那夥計聒噪。小子見黛玉不待見他,笑著躬了身子退了出去。

黛玉小心翼翼地關了門,才拆了頭上的布巾,放下一頭的青絲,挽了水洗了洗臉。黛玉雖才五歲,但跟著張敬在外麵也沒少奔波過。所以在外都一律做男裝,因此倒也是個翩翩的小公子。

黛玉洗漱好,整理了衣裳才出了門。來到張敬房前。

“師傅……”黛玉敲了敲門,凝神聽裏麵怎地沒什麼動靜。黛玉剛抬了手,剛準備推開門。背後突地被人一拍。

“誰?”黛玉人未轉身,手去是順手一揮。

“你想殺師傅啊?”手被擋住,同時背後一個不正經的嬉笑聲響起。

“師傅……”黛玉悻悻地放下了手,很氣惱地瞪了那個老頭一眼。沒好氣地轉身就走,也不理張敬在後麵叫囂。

安徽懷遠,雖離京師偏遠,但其繁華,卻絲毫不比京師差。張敬帶著黛玉出了客棧。

“師傅……”黛玉跟在張敬身後不耐煩地喊著在前麵抱著酒葫蘆的張敬。

“丫頭,快點。”張敬笑嗬嗬地提醒黛玉。

“你到底要去哪裏?”黛玉噘了噘嘴。

“當然是去找你那味百年茯苓了。”張敬抹了抹胡子上的酒液,嬉笑著睨了黛玉一眼。

“茯苓?”黛玉疑惑地瞅著張敬:“這麼急?”

“你不知道,那味百年茯苓乃是難得之物,我當然急了,就怕有人捷足先登了,那丫頭你的病,就難治了。”張敬擔憂地看了一眼不急不慢的徒弟,心裏一聲長歎。想多少人想做他醫聖的徒弟,偏這丫頭不想。世上之人皆愛惜命,可這丫頭偏生是個另類。冷了點,淡了點。雖小小年紀,卻總讓人覺得她老成。

說起黛玉,張敬仿佛十天十夜也講不完一般。

總的兩個字來講。就是無心。

除了她自己愛管的事,就算是天王老子要她管,她也嫌麻煩。本來張敬是想找個衣缽傳人,好跟他一樣,學得一身本事懸壺濟事,為民解難。可惜眼前這丫頭,本事學了不少,甚至還青出於籃日勝於籃,有些他都搞不定的雜症,她卻可以十根針就解決。若不是那丫頭連中草藥都認不全,他甚至在想要不要反拜她為師了。

黛玉的確是天性聰敏,不但對醫理精通,對功夫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否則,當初他師兄也不定非得要那丫頭學他武功了。想著這樣一個聰明的丫頭,若真因為這病去了,倒可惜了。所以,這張敬才想盡了辦法也要治好黛玉。

------題外話------

修改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