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三國歸晉(1)(1 / 2)

孔明死後,薑維在漢中操練軍馬,積草屯糧,繼承武侯的遺誌,時刻準備北伐。魏青龍三年,魏主封司馬懿為太尉,總督軍馬,鎮守諸處邊關。他在許昌、洛陽二都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各處宮殿極其華麗,光耀日月,鬧得民怨沸騰。凡有諫阻的大臣,不是被貶官,就是被殺頭。他又聽信博士馬鈞的話,要把長安漢宮中的銅人運到洛陽。結果銅柱倒坍,砸死千餘人。馬鈞把銅人和承露盤運到洛陽,把摔壞的銅柱鑄成兩個銅人,叫“翁仲”,又鑄了一對銅龍鳳。魏主最先立毛氏為皇後,後來又納了郭夫人,整天和郭夫人飲酒作樂,逼毛後自盡,立了郭夫人為皇後。遼東公孫淵造反,司馬懿攻陷遼東,斬了公孫淵,魏主封他為太尉,執掌兵權。這天夜間三更,魏主看見毛後陰魂前來索命,因此得病,漸漸不起,他就封曹真的兒子曹爽為大將軍,學劉備白帝城托孤的故事,把太子曹芳托給曹爽和司馬懿。曹芳年方八歲,緊抱著司馬懿的脖子不放。魏主一再叮囑司馬懿別忘了太子對他的依戀之情,很快就死了,他在位十三年,死時年僅三十六歲。

司馬懿、曹爽扶曹芳稱帝,追贈魏主為明帝,尊郭後為太後,改元正始元年。曹爽和司馬懿同掌大權,有事肯定先和司馬懿商議。他手下有五百門客,其中何晏、鄧揚、李勝、丁謐、畢軌最受信任,又有大司農桓範為智囊。何晏等人從中挑撥,說是當年曹真是被司馬懿氣死的,讓曹爽設法奪了司馬懿的兵權。曹爽奏知曹芳,說是司馬懿勞苦功高,應拜為太傅。司馬懿知道曹爽的用心,就裝病不出,司馬師、司馬昭也辭職在家。曹爽就讓弟弟曹義、曹訓、曹彥總領禦林軍,何晏等人都委以重任。這些人每天勸曹爽飲酒作樂,各處進貢朝廷的東西,曹爽留下最好的,剩下的才送進皇宮。黃門張當私選魏主的侍妾七八人,送給他。一時間,他權傾朝野。曹芳封李勝為青州刺史,曹爽讓李勝去試探司馬懿。司馬懿斜臥床上,裝聾作啞,喝湯時灑了一身,曹爽放下心來。一天,曹爽讓曹芳打獵取樂。桓範勸他不可如此,以防止變亂。曹爽不信,帶領三個弟弟、五個親信和禦林軍擁著曹芳出了城。司馬懿得知此事,立即領兩個兒子召集舊部發動兵變,奪取了軍權,騙回曹爽等人,查出曹爽府中的違禁品,把曹氏兄弟與幾個親信都殺了頭。當時夏侯霸守備雍州,也是曹氏宗族,司馬懿讓曹芳降旨讓夏侯霸回洛陽議事。夏侯霸察覺其中陰謀,反到漢中投奔薑維。薑維接待了他,詢問魏國的虛實,他說:“司馬懿隻顧忙著篡權,目前顧不上鄰國。隻是魏國有兩個後起之秀,雖然年輕,假如讓他們領兵,就是蜀、吳的大患。一個名叫鍾會,字士季,是太傅鍾繇的兒子;一個名叫鄧艾,字士載,幼年喪父,素有大誌,他雖口吃,卻天資敏捷,這兩人最可怕。”薑維就領夏侯霸到成都,向後主說明夏侯霸來降的原因,指出司馬懿父子專權,曹芳年幼懦弱,正可趁此機會北伐中原。雖然費禕極力反對,後主仍準了薑維的請求,命他討伐中原,光複漢室。薑維初次出兵,因為請羌兵相助,拖延了時間,兩支先鋒部隊被圍困,他去援助,又中了郭淮的部將陳泰的埋伏,退守牛頭山。郭淮又斷了蜀軍的糧道,薑維隻好敗退陽平關。司馬師領兵追來,薑維已經按照孔明的圖紙造出連弩,一弩可發十箭,射死魏軍無數,司馬師逃出性命。薑維也損兵數萬,無功而還。

魏嘉平三年八月,司馬懿患了重病,召師、昭二子囑咐,他死之後,二子要小心處理國政,說罷就死了。師、昭奏明曹芳,曹芳厚加祭葬,封師為大將軍,封昭為驃騎大將軍。吳太和元年八月初一,東吳忽起大風,江海湧濤,平地水深八尺。吳主先陵所種鬆柏,都被風拔起,直飛到建業城南門外,倒插到路上,孫權受驚成病,到次年四月,病勢沉重。此時陸遜、諸葛瑾已死,大權歸諸葛瑾之子諸葛恪。孫權召太傅諸葛恪、大司馬呂岱囑托後事,說完就死了。他在位二十四年,活了七十一歲,這年是蜀漢延熙十五年。諸葛恪立孫權三子孫亮為帝,改元建興元年,追贈孫權為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