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尾聲(1 / 2)

季節在不斷輪回。雨季過後是旱季,旱季過後又是雨季。

阿卡帶領著它的弟弟妹妹,馳騁在這片希魯斯野犬家族祖祖輩輩生活過的土地上,越來越多的小野犬跟在了它們的後麵,這是一個真正的野犬王朝,如同卡塔拉夢中的景象。

它們都像卡塔拉一樣,擁有著一條純白色的大尾巴。

自然博物館

非洲野犬

拉丁文學名:Lycaon pictus

分類:哺乳綱 食肉目 犬科

非洲野犬,又名四趾獵狗、非洲獵犬,是唯一擁有彩色毛皮的犬科動物。

非洲野犬外貌像腿長身短、體形細長的狗。毛皮短並摻雜著黃色、黑色、白色或灰色等多種顏色。大而圓的耳朵,看起來與頭部不成比例。腿部細而長,使它得以長距離地快速奔跑。尾巴相當短,末端通常為白色,是此種類特有的標誌。

雌雄野犬長得都很像,它們的體形和體重也差不多,體重通常為25千克左右。

非洲野犬除了繁殖期外,從不單獨生活,而是按等級群居遊獵。一般來說,野犬群裏的雄性要比雌性多,但並無一定的比例標準。

在一群非洲野犬中,所有的雄性相互之間都有親屬關係。約有一半的雄性野犬會留在它們出生的野犬群內,以確保族群的延續,另一半則在成年後移居到其他地方。雌性野犬則與此相反,全部來自其他族群。當雌野犬18~24個月大時,它們通常會一起離開自己出生的族群,而去尋找歡迎它們但缺乏成熟雌犬的族群。在加入新的族群不久後,這些雌犬便開始劃分等級。

在一群野犬裏,雄犬和雌犬的等級可以並存。而由於對等級的尊重,使得整個犬群的凝聚力和延續性得以確保。但野犬所擁有的等級並非永久不變。

雌犬首領經過69~73天的妊娠期之後,十來隻有著大而皺的耳朵的小野犬會出生在巢穴裏。此時,巢穴周圍便成為這群野犬聚居的地方。在最初的3周時間裏,這些小野犬不會離開巢穴,而由媽媽喂奶。哺乳期持續6~12個星期。等到這些小野犬3個月大時,野犬群便放棄巢穴,再度開始遊獵的生活。

小野犬長得非常快,待在外麵的時間也愈來愈多。它們由整個族群來照顧。小野犬花費許多時間與同伴嬉戲。遊戲在它們的生活中占有相當的比重,由此也讓它們學習到未來日常生活中將要運用的動作和姿勢。

非洲野犬群是組織嚴密的捕獵團隊,整個野犬群都依賴首領的經驗。在出發捕獵前,所有捕獵群的成員都會聚集在一起,依照儀式相互行禮。這個隆重的儀式表現出犬群的團結和一切以集體利益為重的觀念。

非洲野犬有長跑的能力,它們能夠追逐獵物達幾千米遠。不過它們很少會跑得更遠。當野犬群追逐一群動物時,它們會分成幾路來包圍其中一隻,並且讓它繞圈跑。在這場接力賽中,野犬輪流消耗獵物的體力,最終使它一下子就被抓住。最先抓住獵物的都是那些最快、最靈巧或是距獵物位置較近的成員。它並不當場撲殺獵物,如果是小型的動物,它們便用力去撞翻獵物,通常會跌在一塊。對於體形較大的動物,它們會持續追逐,試著去咬住獵物的嘴唇以求加以控製。一旦成功,它就會弓起身體,以便能用全身的力量把獵物拖住。當獵物停下後,其餘的野犬便蜂擁而上去撕咬,並立刻開始嚼食獵物。

今天,非洲野犬正處在滅絕邊緣,自然界中僅存兩三千隻。

【非洲——我夢中的動物小說故鄉】

袁博

八歲時,我寫了我的第一篇動物小說。從那時起到現在,我已經連續創作動物小說十六年了。出於對動物學的興趣,我成為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學生,後來轉入中文係。現在,我是複旦大學中文係民間文學專業的博士。由於所學專業的原因,我用寒暑假的時間到雲南、貴州、青藏高原等地進行動物學、民間文學和人類學考察。草原和高山上的太陽、月亮、星辰、疾風,以及那裏形形色色的生靈,都告訴了我許許多多書本上讀不到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