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尾聲(2 / 2)

與動物和自然相處的經曆,是我進行文學創作的起點。這些經驗不僅為我提供了動物小說創作素材,更教會了我如何去理解自然,影響了我的文學創作觀念。而非洲,那片屬於大型野生動物的土地,喚起了我最初的創作熱情。

非洲,是我夢中的動物小說故鄉。

上小學時,我在一座被群山環抱的野生動物養殖基地生活了三年。養殖基地占地麵積巨大,由數座連綿的山丘組成,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養殖基地中的圍欄依山而建,相當寬敞,給成群的梅花鹿、鴕鳥、孔雀等動物留下足夠的活動空間,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動物在野生環境下的生存狀態。進入不同的野生動物養殖區域,就如同進入了不同的世界。

養殖基地的東北角位於地勢平坦的山腳下,是黃沙連綿的鴕鳥養殖區,被圍欄隔開的鴕鳥群踏起滾滾黃塵。負責飼養鴕鳥的是一個飼養員爺爺。他是一名很有經驗的野生動物飼養員,曾經在南非、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的野生動物農場和私人動物園工作過。他養過非洲野水牛、養過斑馬、養過鴕鳥……甚至還養過一頭非洲象!

那時,我最喜歡看科普書籍。從書上,我知道野生的麻雀可以馴養為寵物。於是我想,鴕鳥應該也可以馴化的。在我的一再央求下,飼養員爺爺開始和我一起馴服一隻兩三個月大的小鴕鳥。沒多久,我便在飼養員爺爺的帶領下,騎著鴕鳥到附近的山村小學上學了,所到之處,贏來一片讚歎聲。那時的我,別提心裏有多高興了,我想:“我應該是中國第一個騎著鴕鳥上學的孩子吧。”

在野生動物養殖基地,飼養員爺爺是我最好的朋友,常常給我講一些來自非洲熱帶草原和牧場的動物故事。飼養員爺爺說,花豹和狒狒群是非洲草原上的世仇,在非洲的曠野中時常能看到狒狒群與花豹爭奪領土的場麵;非洲野犬是非洲草原最聰明的動物,在一隻受傷的非洲野犬最困難的時候,飼養員爺爺曾經把肉塊喂給它吃過;在非洲時,飼養員爺爺曾經參與過捕捉野生鴕鳥的行動,以便得到優良品種;繁殖季的雄性非洲野水牛脾氣非常暴躁,飼養非洲野水牛需要十分小心……

飼養員爺爺還曾經給我講過一隻白獅的故事。一隻白色的雌獅時常在農場附近遊蕩,而關於這隻獅子的來曆,又有許許多多不同的說法。在飼養員爺爺口中,這隻白色的雌獅是極為神秘的動物。學習了生物科學之後,我明白了這種情況是非洲獅的一種基因突變,而白獅在野外環境下將比它的同類麵臨更多的危險與挑戰,能活到成年的白獅必然經受了許許多多的磨礪。

在遼闊無邊的星空下,我依偎在飼養員爺爺身旁,聽著雄鴕鳥雄渾的吼聲,想象著那片遙遠而神秘的大陸……後來,我以飼養員爺爺口中的故事為原型,寫下了許多關於非洲動物的故事,這是我最早創作的一批動物小說。

現在,我把十幾年來陸續寫下的關於非洲的幾部動物小說重新整理創作,作為“動物小說王子袁博非洲係列”整體推出,包括《豹的世仇》《獅子的心》《野犬王朝》《野牛的故事》四部。原本應當屬於“非洲係列”的長篇小說《鴕鳥家族》已在“動物小說王子袁博曠野係列”中出版,就不再納入該係列中。

在這個係列中,我在探索一種與“曠野係列”(《火烈馬》《狼群的覆滅》《鴕鳥家族》《猿人部落》)不同的動物小說寫作方式。我希望能用翔實的動物學事實、曲折的情節、口語化的語言,向小讀者們講述那些來自非洲的動物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