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那一刻,台上台下心相通,情相融,他們雙向互動、產生強烈共鳴。從而,共同譜寫一出演員觀眾風雨戀情凱歌,響遏行雲,感天動地。這無比恢宏的場麵,壯麗圖景,隻有她與她的粉絲才能共同繪就,堪稱傑作,蔚為大觀。
一、
“送不完的《蕎麥饃》,鍘不死的《陳世美》,
解不開的《打金枝》,摔不破的《蝴蝶杯》”。
這是流傳在湖北廣大楚劇粉絲中的一首歌謠,什麼意思?
有楚劇“大兒子”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地道:“什麼意思!唉!我真是信了你的邪,勒也不懂?我們是湖北的龍頭老大,勒幾個經典戲(《蕎麥饃趕壽》、《秦香蓮》、《打金枝》、《蝴蝶杯》),叫人百看不厭,百聽不煩,越看越有味,越看越想看撒!”
其實,我說您郎嘎活梗是蓋裹了被子,摸錯了胯子,走岔了路子。恕鄙人巷子裏趕豬——照直倒說吧,勒不是褒,也不是表揚,更不是說著笑鬧著玩的。而是貶,是批評,是憤怒的呼聲。試問:您郎嘎叫廣大的父老鄉親們一年到頭,不!一生到頭、年年、月月、日日、總看您那四出老麵孔、老掉牙、老古董的破戲,人嘎看厭了看煩了看的實在受不了你再不痛改前非他們隻好惹不起躲得起,跟您郎嘎一刀兩斷、分道揚鑣、不纏您玩、徹底goodbye……
是的,這歌謠,也是詩打油,是蠻惡燥的。說白了,對我們親愛的大楚劇是頗有大不敬之意的。但是,與其說這是怨恨,倒不如說是愛護,如說是諷剌,這諷剌得好!這諷剌得妙!惟其諷之當,方有昏眩後的驚醒;惟其剌之深,方有麻木後的奮起。這正是近千萬楚劇粉絲對自己家鄉劇種的一顆耿耿丹心,一片殷殷深情。不過,對於張巧珍所在的湖北省楚劇團來說,也不盡然,大有啞巴吃黃連——說不出的苦楚啊!
提到省楚劇團,在湖北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湖化廳直屬單位。1966年3月組建,初名湖北省楚劇院(籌)。因受“文革”衝擊,籌建延擱。1970年9月2日,改名為湖北省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第五隊。1973年初,定名為湖北省楚劇團。團長先後有餘魁、張啟祥、方光誠、劉開芳、童潤誌、劉金初、陳興旺等等。2000年由原湖北省楚劇院和湖北省漢劇院合並組建湖北省地方戲曲藝術劇院。下設楚劇、漢劇、黃梅戲、青年藝術團等10個分支機構和多個演出實體。現有演職員現有演職人員近400餘人,其中具有國家一、二級高級職稱的各類藝術人才80餘人,享有國務院專家津貼者2人、享有湖北省政府專家津貼者3人、中國戲劇梅花獎2人,“文華表演獎”3人,“文華作曲獎”2人。現任院長乃著名的國家一級作曲、湖北本土成長起來的戲曲音樂家李道國先生。他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中文係,獲文學碩士學位;又在武漢音樂學院獲碩士研究生學曆。他的創作涉獵範圍十分廣泛,承擔過漢劇、京劇、豫劇、楚劇、黃梅戲、花鼓戲、隴劇、越劇等多個劇種和電影、電視劇等80多台劇(節)目的作曲或配器、指揮,其中《大鵬歌》、《鬧龍舟》、《英子》、《月圓中秋》、《布衣畢昇》等劇目獲省級和國家級獎勵;2007年楚劇《大別山人》獲得第十二屆文華作曲獎,2010年隴劇《苦樂村官》獲得第十三屆文華作曲獎;他創作的隨州花鼓戲聲腔15段入選《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湖北卷》;發表學術文章《北宋目連戲音樂新考》、《再論戲曲聲腔分類》、《高腔與道教音樂之親緣》、《李贄及其文藝思想》、《論戲曲藝術新思維》等10餘篇。其中,論文《從幹部隊伍建設入手,推動湖北思想大解放》,獲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人文研究所征文比賽“金獎”。有鑒於此,湖北省委、省政府於2008年授予他“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於2009年授予他“輝煌60年共和國傑出貢獻人物”。最近,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會長、原文化部藝術局副局長、巡視員姚欣向楚劇《大別山人》劇組頒發了“中國戲曲藝術突出貢獻獎”,中國戲曲音樂學會會長朱維英向他頒發了“戲曲音樂創作成就獎”等稱號。
省楚劇團,演員陣容強大,實力雄厚。曾先後擁有沈雲陔、關嘯彬、李雅樵、熊劍嘯、高少樓、張巧珍、吳昭娣、李祖勳、肖毅勤、蔡順英、尹秋來、彭青蓮等著名楚劇表演藝術大師和藝術家以及詹春堯、陳常喜、李麗超等35名國家一、二級演員;編劇陣營:有洪湖赤衛隊作者之一的梅少山(後升官去了)、著名演員占玉魂(病老)、其餘全部由團長或演員兼任編劇:張啟祥、易俗、餘富金、謝其瑞、袁希治等;導演:熊劍嘯、餘笑予(特邀)、沈建國、魏正芳、田沔東、鄒文躍等;作曲:易佑莊、彭文秀、張純、方光誠、胡繼金等等藝術骨幹。建團以來,創作、整理、移植上演了大小現代戲、傳統戲、新編曆史劇100多出。(現存劇目約500出,常演劇目200餘出)其中《葛麻》、《追報表》、《我願嫁給他》等戲拍攝成電影和電視;《打金枝》、《蝴蝶杯》、《楊絆討親》、《庵堂認母》《沙家浜》、《江姐》、《紅色娘子軍》、《雙飛燕》、《不準出生的人》等經典常演不衰;改編的《許四姑娘》等戲多次被中央、省、市電台、電視台播放。該團曾榮獲中央、省、市各種創作、演出獎多項。還培養出一批尖端的中青年人才。該團音樂作曲家易佑莊、張純、胡繼金等,在楚劇聲腔上繼承傳統、勇於革新,屢有建樹,推出一批精品力作。還撰寫和發表不少專著和論文,參見長江文藝出版社發行的《雅聲楚韻唱漁樵》一書。劇院堅持深入工廠、農村、場礦、部隊和學校演出,深受群眾歡迎。被譽為“不忘農民的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