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人們常常求索並發問:什麼是核心價值觀?什麼是成功人士?竊以為對任何人富有公心的人歸根到底來說,曆史最終接受的不是名聲大小,也不是地位高低,更不是財富多寡。而是為人民做了點有益的事,而是有一顆超凡脫俗心,而是一條坦誠而透徹的生命。因為生活的真諦不在於你索取多少,而在於你能給予你的同胞、社會、人類多少。也許正基於此,人民記住了張巧珍。
自從巧珍來漢川那天起,這裏城鄉的街頭巷尾、田頭地角又開始聽到那個婦孺皆知的“杜仙下凡”的神話傳說──
杜韞仙姑臨漢川,天道酬勤締夙緣;
采摘靈芝醫眾患,授歌教舞美名傳……
其實,張巧珍絕非什麼仙,“七仙女”那隻是在舞台上,是戲,不是現實。她台下也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正如你、我、他(她)大家一樣──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僅此而已。
若問張巧珍平生最喜歡的名言是什麼?平心靜氣地說,還是文化大師巴金關於“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悲劇”論點的更新版:
“生活一場博鬥。我們生活為什麼?或者說我們為什麼要有生命?羅曼。羅蘭的回答是──‘為的是來征服它!’我認為他說的不錯。”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張巧珍這場與人生政治和藝術政治拚博戰爭的結局,不是不幸者,而是幸運者;不是失者敗者,而是勝利者;不是悲劇色彩的人物,更不是、不是悲劇──而是恰如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所說:
“世界曆史形式的最後一個階段就是喜劇。”──亦悲亦喜、亦庒亦諧、輕鬆而略帶辛酸的人間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