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宕昌獅子·美麗的故鄉之一(2 / 2)

因為這裏的氣候涼爽,山水秀麗,來這裏旅遊觀光的人絡繹不絕。這裏的夏天是一個富有情趣的季節,遊客們在這裏避暑拍照,帶上食品和炊具,找一處地方,喝著啤酒吃著美食,觀賞美麗的風景。唯一遺憾的是有些不自律的遊客隨便亂扔垃圾,使這些美麗的風景受到了汙染。

在角獅公路刮灣檢查站處,是當地的一大旅遊景點,四麵山巒高聳,奇峰怪石,林木幽幽,花香鳥語。這裏有一處神奇的潮水,也稱之為夫妻泉,又名間歇泉,據說這個潮水一公一母,每日三次按時漲潮,傳說是一對神仙夫妻在這裏相會,從不失信。關於這個潮水還有許多神奇的傳說,說這是一眼神水,當年老一輩的時候,附近村子裏誰家遇上紅白喜事,就到神水那裏借東西,焚香禱告之後水裏就會湧出杯盤碗碟之類的家具,過完了事又送回去,後來被村子裏人不小心打壞了一隻酒杯,從那以後,就再也借不到了。有人說山裏住著龍,也有人說山裏住著神仙,總之以訛傳訛,原因是人們對於這種天然的潮水充滿了神奇感,所以也衍生出了許多神奇的傳說。

出於好奇,一行人騎著車就去看潮水了,老鄉們告訴我說那是神水,運氣不好的人看不到,你去了水也不出來。對於這種比較迷信的說法我不太相信,因為據我了解,這個水每天早上八點半漲潮,所以我們很早就到了那裏。當地旅遊部門在這裏建了觀潮亭,以便遊人觀光休息,亭子建造的極其精巧,雕梁畫棟,頗有氣勢。大家都忙著拍照,忽然公路下麵的河道裏冒出一條條水柱足足有二尺多高,正當大家都感到奇怪的時候,忽然在我們休息的亭子旁邊的岩洞裏發出隆隆的響聲,如同千軍萬馬在奔騰呼嘯。過了片刻,一股巨大而渾濁的激流噴湧而出,氣勢磅礴,穿過公路傾瀉到公路下麵的河灘裏,使人心驚肉跳,神馳目眩。當潮水潮到高峰的時候,一些小型車輛根本無法通過,可以想象這股潮水該有多大了。大概半小時後,潮水便在我們的驚歎聲中戛然而止,隻剩下一個幹凅的岩洞和幾個嶙峋怪石。大自然真是無奇不有啊,讓人歎為觀止。

然後從這裏出發深入到蔥壩段,一路山重水複,柳暗花明,不由得使人想起了李白的詩句,山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這裏的山真是雄奇,當地人稱這裏為三道峽口,其中最險峻的是中峽,懸崖峭壁高聳入雲,崖壁上懸掛著各種形態各異的蒼鬆翠柏。公路沿著峽穀一直延伸,這裏有個堡子山,山峰陡峭壁立,直上千米高空。據說戰亂時期當地老百姓為了躲避匪亂,便在山上建了碉堡,後來有一股流竄到這裏的土匪,幾次想攻打,但隻能望山興歎,徒呼負負。以至於留下了這樣一句話形容山的險峻:天上看山在地下,地上看山在天上。

天池坪龍王廟也是我們這裏一個曆史非常悠久的古跡,周圍三四個村子共同祭祀。據傳廟宇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飛簷畫閣,極具氣勢。原殿已在文革期間被毀,連帶許多珍貴的文物至今不知去向,現在的廟宇是八十年代修建的。廟的四周有成千上萬株古杉木,參天蔽日非常壯觀。大殿前左右兩邊各有一棵香木樹,三四個人都合抱不過來,少說幾百年上千年,因為年深日久,樹身已被蛀蟲侵蝕,真是遺憾。

正殿供奉的是赤砂龍王,我不知道神的出處,聽老人們說,神就是三國時期忠君愛國,英武勇猛的一代名將趙雲趙子龍,關於他的故事村子裏的老人們都能滔滔不絕的說下去,還有許多神靈感應的故事,更是津津樂道。

相傳在清朝時候地方大旱,赤地千裏,當時有個姓陳的縣令,為官比較清廉愛民,為了緩解旱情,他把周圍各大名山的神靈都請到縣衙,設壇祈雨,幾天過去了,依然晴空萬裏。最後聽說天池坪的赤砂龍王威靈感應,名震八方,便派人請到縣府,之後便祈到了三天三夜的滂沱大雨,緩解了當時的旱情。因此陳縣令對神明非常敬畏,親自提寫了一塊匾額“隨禱而應”四個大字。時至今日,依然懸掛在大殿之上。

朋友們獅子人民歡迎你來這裏做客,在這裏你不會感到拘束,時間久了反而會很留戀的,因為這裏的人們非常厚道。在這裏你可以盡情的呼吸新鮮的空氣,看奇山秀水,聽鳥語溪鳴,體驗農家生活,品嚐農家飯菜,欣賞田園風光。

文字撰寫:獅子張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