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2 / 2)

所幸李誠中現在府庫充盈,他抄家所獲的錢財和牛羊能夠支撐短期內的開支,而且營州軍的規模也在一個較小的數量級上,屬於可控範圍。至於將來,李誠中當然要撿起無數穿越眾的成功法寶和秘籍,因此他向高行周解釋道:“營州軍當然要支撐下去,所以我打算以戰養戰。”

李誠中當前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丁口問題,以柳城及城畿附近數萬丁口的數量,完全不足以支撐他的下一步發展。他的營州軍已經先期編成了一千七百餘人,還有一千人正在新兵訓練營中訓練,兵民比例達到了二十比一。當然,這個放之後世極為恐怖的高比例在這個時代算不得什麼,十比一的比例是普遍現象,但是在營州軍這個追求精兵的軍隊中,這一比例已經是極大的負擔了。

對精兵的不懈追求是李誠中潛移默化的想法,精兵就意味著最勤奮的訓練,意味著配備最整齊有效的裝備,當然也意味著同時要消耗大量的糧食和肉類來保證士兵們的充足體力,意味著打造更好的裝備來保障士兵們的安全。

以李誠中理想中的營州軍為例,士兵們每天要吃三餐,每餐要保證吃飽,而且要有油有肉有菜蔬。單是吃飯一項,就要比其他軍伍消耗超過兩倍還多。

除了簡單的吃飯外,李誠中準備為全軍統一服色,並裝備甲胄。這個時代軍隊內襯在甲胄中的服裝是五花八門的,一支軍隊往往隻保證主力行伍統一顏色,比如河東軍中軍精銳,世人又稱黑鴉軍,因為其服色統一為黑色,但款式五花八門,什麼形製都有。至於河東軍的附庸雜牌,若是脫下甲胄和兵刃,你根本分不清是兵是民。

同樣的問題存在於宣武軍中,不過宣武軍是當世戰力第一的軍隊,在這方麵要稍微好一些。朱全忠占據大片地盤,無論人力和物力都要強許多,宣武軍的軍隊雖然做不到完全統一服色,但其各支軍隊中卻比較統一,比如朱全忠的牙軍統一尚紅,麾下大將葛從周的軍隊統一著青,賀德倫的軍隊則全部是黃色。

再拿李誠中所部來說,至今沒有統一顏色統一款式的軍服,陣列擺得再齊整,看上去也十分礙眼。這對後世穿越而來的李誠中來說是不可忍受的,他對此一直耿耿於懷。自打占領柳城後,他立刻騰出手來解決這一問題,如今的柳城內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許多布匹作坊,幾乎城中一半女子都加入到作坊之中掙取工錢,目的就是趕製軍服。李誠中為營州軍準備的軍服分作訓服和作戰服,全部為土黃色,正是大唐軍隊的正統服色。為此,馮道不情不願的從府庫中拿出一萬貫來進行收購。

營州軍的甲胄分為三種,輕型甲胄、重型甲胄和鐵甲。輕型甲胄和重型甲胄都是皮甲,其區別在於,輕型甲胄隻遮護要害部位,重型甲胄則全身包裹。輕甲主要裝備弓弩營和騎兵營,重甲裝備刀盾營。在重甲的前麵鑲嵌半套明光甲,就成了鐵甲,鐵甲將用來裝備槍兵營。

此外,上好的木槍、橫刀和盾牌、弓箭和弩具也極耗財力,李誠中今年準備投入官府采購的二十萬貫中,至少五分之一是用來專門鼓勵行商在柳城設立作坊生產兵器的。需要指出的是,李城中繳獲契丹品部大郎君圖利的府庫時,發現了一批陌刀和重斧,這些東西勾起了他濃重的陌刀情結。他正在規劃中的陌刀隊將手持陌刀和重斧,“如牆而進”,重新點亮這一豪華軍種的輝煌。

當然,這些都隻存在於他的藍圖規劃中,遠遠達不到實現的地步。但軍隊的吃飯問題他早已按照上述方式開始進行,軍服的問題也將在三個月內逐步解決,輕甲的打造也開始著手……按照以上養軍費用來看,李誠中的兵民比例早已處在了一個極為危險的境地,他必須擴大治下丁口基礎,以較大的丁口數量來支撐他的精兵政策。

鼓動高家的海船去江淮地區拉人是一種辦法,但短期內見不到成果,所以李誠中和馮道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瞄向了營州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