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九章 懷遠新思維(十一)(2 / 2)

李怠墨點頭,當即許諾:“既然如此,我就想想辦法,不光為你保下烏隗部,還要多幫幫你們兄弟。嗯,我盡量去和父親大人商量商量,看看能否助滑哥兄長登上俟斤的寶座。”

安端全沒想到李怠墨如此仗義,臉上一呆,隨即狂喜:“羽春兄弟說的……當真?若是能說服李將軍助我兄弟登位,將來必報大恩!”

事實上,營州方麵之所以又是設立單獨營帳,又是派人麵對麵交談,又是好酒好肉的款待安端全等人,為的就是打探出契丹內部的消息,李怠墨將情況弄明白之後,便沒有心思再陪著安端全耗時間了。客客氣氣的將對方送回懷遠軍城,約定五日後繼續談判,事情太過重大,他要趕緊向柳城方麵稟告,所有和談條件都需要李誠中重新調整。

對於五日的約期,安端全厚著臉皮懇求李怠墨想想辦法,看能不能縮短:“羽春兄弟,如今話都說開了,實不相瞞,城裏糧食很少了,能不能快一些。五日太長,能否明天就拿出章程來?”

李怠墨搖頭:“很多事情還要稟告柳城方麵才可,我也要花時間說服李將軍,為你們兄弟幾人爭取更好的條件,安端全兄弟算算路程就知道了,五日是不能少的。至於城內缺糧嘛,也好辦,我來想辦法。”

當晚,李怠墨就以三十隻肥羊實現了他的承諾,讓城內的安端全等人好一番感慨,沒想到過去這個誰也看不上的品部小郎君竟然如此仗義,這番雪中送炭可謂來得及時,讓品部長老和貴人們終於吃上了一頓飽飯。李怠墨也在烏隗部長老和貴人中贏得了極高的讚譽。

第五天之後,談判重啟,還是在那座之前商談的營帳,這次營州方麵沒有多說廢話,直接向安端全等人宣布了營州方麵的和談條件。

在這份被命名為《懷遠條約》的和談條件中,營州方麵確定的談判雙方為營州軍和迭剌部,具體的談判主體為李誠中及迭剌部大於越釋魯。這樣的主體,可以確保談判中不受其他幹擾,從營州方麵來看,可以繞過盧龍節度府及山後行營有可能變生的掣肘,從契丹方麵看,則直接將阿保機等人挾製的痕德堇可汗拋在了一邊。

條件的第一款是承認大唐對關外的宗主國地位,即無論契丹哪一部族,都屬於大唐子民,承認大唐天子的宗主身份。對於這一條款,李誠中最是上心,他預計可能在談判中產生糾紛,並為之準備了各種預案,可結果卻讓營州方麵一拳打空。契丹人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早在他們接受大唐頒賜的“契丹軍國之印”起,他們就承認了大唐的宗主地位,接受了大唐名義上的統治。

接下來是營州和迭剌部締結兄弟之誼,以營州為兄,迭剌部為弟,世代友好,和平共處。在具體的實現上,有三條細則,即商貿、政治及軍事。

商貿上,在燕郡開設互市,交換各自所需,同時,營州可派遣商隊,到迭剌部控製區內自由貿易,迭剌部須保證行商的安全,並且不得抵製行商們開展的正常貿易活動,如果營州行商觸犯了迭剌部的規矩和習俗,需交由營州依法處置。

政治上,營州和迭剌部可在對方官府所在之核心地設立辦事處,營州方麵為柳城,迭剌部方麵為扶餘城,互通消息,互為聯絡。

軍事上,雙方締結《共同防衛條約》,當其中一方遭受外敵入侵或內部叛亂時,可向另一方申訴求援,在必要時,另一方可以武力予以幹涉和支援。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在懷遠軍城設立聯軍指揮部,正式名稱為“懷遠條約虞候聯席本部”,雙方各派人選加入聯係本部,營州方麵五人、迭剌部方麵三人,聯席本部都虞候一職由營州方麵人選擔任。

以上為《懷遠條約》正本,關於當前烏隗部的問題,則以《關於契丹烏隗部及懷遠軍城處置密約》為藍本。密約規定——。

關於懷遠軍城:烏隗部退出懷遠軍城,懷遠軍城劃歸營州方麵統轄。

關於烏隗部:烏隗部撤離時,可容許部族長老、貴人、部分族人及其家眷出城,人員限定為兩千之數,其餘人員作為戰俘交由營州方麵處理。撤離時,不可攜帶財貨,不可破壞城內設施,所有懷遠軍城內的物品及設施都屬於營州軍戰利品。

關於賠償:迭剌部需支付撤離烏隗部人丁之贖身費,不分男女老少,計每丁五十貫,總計十五萬貫,一次付清。烏隗部撤離後,需籌集財物,支付因入侵營州而造成的營州軍方麵戰歿撫恤、財產損失等,總計五萬貫。可以金銀、銅錢給付,也可以同等價值的牛羊、戰馬或其他貨物抵值。

關於戰俘:營州方麵將無條件釋放烏隗部戰俘,並在戰俘中挑選一千名士兵加入“懷遠條約虞候聯席本部”,成為首批懷約聯軍部隊,訓練、組建及裝備由營州方麵負責實施,有關費用由聯席本部承擔。營州及迭剌部需共同出資,滿足聯席本部一應資耗,具體出資比例為五比五。其餘戰俘將無條件征用兩年,兩年後予以妥善安置,以營州百姓之身份相待。

聽高明博宣讀密約的時候,安端全等人臉上一片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