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後(二十七)(2 / 2)

度支科作出的天複二年收入預算當然與今年相去甚遠,但天複元年的營州收入是不可複製的特例。能夠邁過百萬貫這一台階,已經相當不容易了。要知道,在盧龍軍最鼎盛的光化元年,整個盧龍節度府的所得也不過一百五十萬貫而已。

很顯然,度支科在預算時,是按照李誠中處理契丹人的政策來規劃的,李誠中並沒有對契丹人采取掠奪性質的政策,相反,他還提出了龐大的民生計劃,所以預計未來至少三年內,草原並不是營州收入的來源,反而是個負擔。

當然,以上僅僅是從純財務角度考慮所得出的結論,因為擁有了草原各部的掌控權,營州方麵的戰爭潛力將獲得飛速提升,而且一待民生計劃初見成效,可以肯定的是,工商業和畜牧業方麵的發展也會收獲巨大的好處。

來源於光化三年冬季到天複元年春季營州方麵在東征上的巨額收益,營州府庫是有餘錢提前撥付軍資的,這是長史馮道的底氣所在。但馮道其實並不希望這樣做,在年度收支中,真正的款項收付是在春季,也就是三、四月間進行的,因為各項統算工作和收繳工作需要時間來完成,一旦提前預支,很容易打破現有已經成型的槯稅和度支體係,而很多事情一旦開了口子,往往就不可收拾。

李誠中自然也清楚其中的關節,所以他想聽聽馮道的第二個提議。

“另外一個想法是,年度預算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對於這次入關的開支,由營州府庫單獨支付,作為戰事特別金追加,不列入明年預算。剛才已經說過,到目前為止,府庫內還有盈餘錢糧,總價值折合一百六十七萬貫,是有能力承擔這次入關戰事所耗的。

這需要後勤處拿出一個單獨的戰爭追加預算來,根據度支科的概算,如果這次入關作戰能夠在兩個月內結束,需要追加三十萬貫,如果戰事更延到三個月,需要追加四十萬貫。另外,如果士卒折損能夠限製在千人以下,則還需追加撫恤十萬貫,如果在損失達到兩千,則需追加二十萬貫。

如果戰事一直拖下去,那麼耗費將會成倍增加。所以某需要提醒都督,要打,就要盡快打,最好在春季來臨之前結束作戰!”

“春季來臨之前?”李誠中默默思考馮道的提議。

“不錯,一旦開春,就會影響到春耕,影響到作坊和商鋪的正常生產經營,影響到開春後商旅的通暢,到時候營州府庫的預算收入將會遭受很大損失。”馮道的語氣很堅定。

“損失會非常大,這我知道,隻是會大到什麼程度?打仗可不是咱們自己就能決定的,這需要看情況,我當然希望盡快獲勝,但你知道,這不是咱們營州軍自己打,主角不止一個。”李誠中皺眉。

“大軍入關比不得在草原上作戰,更不同於東征渤海。從平州到薊州,到幽州,再到滄州,一路上關隘城池無數,需要動用的攻城器械也無數;同時,關內不比關外,戰馬需要的食料也會更多,種類也會更細,這些都不是後勤都區區千人能夠完成的。所以長史書房已經拿出了動員計劃,一俟發動,就要動員民夫上陣。初步預計動員民夫三萬人,營州兩萬、平州一萬。這還隻是直接跟隨大軍前行的人員,在後方做工和生產的,還會更多……”

李誠中痛苦的掐了掐前額,無力道:“我明白了,這些都是丁壯,一旦過了三月以後,對生產的影響會非常大……”

馮道點點頭,默然片刻,等李誠中吸收完畢後,接著道:“咱們談談戰後的問題吧。如果戰事順利,攻入了幽州,都督有何打算?不管都督怎麼想,但至少在民治方麵,咱們需要考慮如何搭建官府構架,怎麼將營州都督府和長史房的治理框架與幽州融合?或者說單獨以營州為主,進行擴充?另外,如果戰事不順,咱們還需要考慮怎麼保住如今的成果,將防線構築在平州以西還是退入關內?都督莫怪,這是算勝而先算不勝……”

於是李誠中振作精神,繼續和馮道就此事開始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