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那年垂柳的離別禮物(2 / 2)

由於皇甫嵩帶領著漢軍的主力進攻宛城,所以充州的壓力為之一輕,讓黃巾軍沒有了共同的敵人,自然是內鬥不止,不斷地內耗嚴重的削弱了黃巾軍的實力。

其實這都在兩大世家的掌控之下,他們各自在黃巾中的親信部隊,用各種的方式開始脫離黃巾,讓黃巾軍內部有所動搖,而且兩家又聯手對朝廷施壓,允許自建軍隊攻擊黃巾軍,同時

允許接受投降人員,並給予重用。很快,經過洗白後的暗中培養的軍隊,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了人們麵前,各個世家的軍力為之增加了很多。而且很快在財力的支持下,世家們都拉起一支隊伍。

雖然部隊的數量比不了李信的軍隊,但說到底蘊還要看世家。戰爭的潛能來看,世家們比李信強的太多,雖然在甄家的支援下,李信的狀況有所改善,但依舊不容樂觀。並州的現實就牽扯了李信的大部分精力。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並州不是糧倉,如何得到足夠多的糧食才是李信最大的問題。

兩大集團就沒有這樣的問題,隻要收購就可以了,價格不是重點,重點是是否有人賣給你。由於各家都收緊了糧食的交易,所以對於李信與隴西李氏這樣的依靠購買糧草的人來說情況不容樂觀。這也是兩大世家為了製衡李信和隴西李氏的方法。沒有糧草,有再多的錢財都不能夠得到過多的兵力,畢竟金銀不能當飯吃。

索性李信用後世的技術來改進生產,讓並州的缺糧現狀得以緩解;加上冀州是產糧大州,甄家可以收購到很多的糧草,這讓李信基本改變了由於糧食問題受製於人的現狀。隴西李氏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即使是依靠與李信的協議,那也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依靠以前的積累勉力支撐,但是這絕不是長久之計,但是短時間內又沒有合適的機會,隻能繼續等待時機,謀圖一飛衝天。

隨著黃巾軍的敗局已定,各大世家都動起來自己的小心思,關東世家力保大漢,企圖用中央掌控地方;關西世家利用在朝堂的力量,加緊對地方的控製,特別是剛剛被收複的豫州,那裏是關西世家的根基。雖然都是蠢蠢欲動,但是大家都深知,現在最大的敵人是黃巾軍,要防止他渾水摸魚,死灰複燃,所以基本上是按兵不動,靜待時局變化。

這就形成了一個詭異的平衡,雖然下麵暗流湧動,但是表麵上確實風平浪靜,而且一片和諧,就連以往的相互打壓都少了許多。

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最後寂靜,隻等待有一家按耐不住有所行動。

——————————————————分割線——————————————————

對不起,我選擇放棄。不是因為其他的,都是現實所迫,希望保持聯係,等待我重拾夢想的那一天。

水鏡仙師終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