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察表層,觀察其表麵是否有各種顏色的黴斑。這是由於化妝品容易受黴菌汙染而發黴,黴菌最適宜生長在溫度為24℃~28℃、相對溫度大於70%的環境中。凡是出現上述情況之一者,無論是高級的還是便宜的化妝品都不應購買,以確保皮膚不受到傷害。
選好了你要的東西,那就是購買途徑的問題了。首先是商場,一般你要買大品牌或專櫃貨就隻能去這裏了,品質一定有保證、價錢公平、碰上促銷、打折的機會多,還能遇到贈品、試用什麼的。最主要的是,萬一你買了他家的東西後發現過敏什麼問題的,可以去退還,要是他耍賴,你勝出的幾率也很高。
超市裏一般是國產貨,價格低、可以你自己慢慢比慢慢選,而且同樣的東西應該比商場便宜,大超市的品質也有保證。
街邊小店也是很多女性常去之處,但是如果你去這裏,就要有雪亮的眼睛和良好的口才了,要有分辨良莠的眼力,可以討價還價的口才。缺乏以上兩者的女性朋友最好別考慮去那裏了。但是這裏一般可以淘到很多便宜的假貨,如果你好這口的話。
關於網購,不提倡一時衝動去買一些無用的化妝品。然後就是要選擇一些較大的,有信譽的網站,最重要的是要選擇可以貨到付款。
一般網購,最最重要的是怕商家信譽不好,怕買到假貨,怕售後不好(價格一般不是問題,總是要比專櫃低些),因此一些信譽好的大網站,是我們的不二首選,一般來說,他們的貨源穩定,質量也有保證,如果你選擇是貨到付款的話,不合心意可以拒收或退貨。
省錢買衣服的學問
繽紛的時裝讓大家目不暇接,這一邊新裝上市,那一邊已經開始優惠打折,其實買打折的商品在各國的消費文化中都不失為一種精明的消費習慣。首先省錢永不為過;其次,即使是不隻為省錢,單單是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也足以讓人感到購物的樂趣。
如何能夠用最優惠的價格買到自己喜愛的衣服,最要緊的還是要了解商家的促銷策略。什麼樣的衣服會打折,什麼時候會打折,什麼時候可以享受到最低的折扣,商家為什麼打折,都是至關緊要的問題。
一般來說,品牌服裝都是通過廠家直銷或者代理商的形式銷售服裝,服裝的銷售策略在各個店麵是統一的。各品牌推出新款服裝的時間不同,有的每季有新貨,而有的每周都會推出一兩個新款,並不是所有的舊款都會打折,比如有些品牌的服裝就堅持不折扣的策略,有的隻是給會員折扣,而不會因為季節關係打折,這與各企業的品牌策略有關。
除此之外,每年的節日、商場活動、新的服裝品牌上市都是購買打折服裝的時機。一般來說,節日期間消費者消費熱情高,消費量比較大,商家的銷售策略是爭取量上的突破,避免壓貨,因此會讓利給消費者,應該說品牌服裝的折扣都是真的,因為品牌服裝都有自己的顧客群,欺騙策略會讓它們失去重要的熟客,得不償失。
夏裝剛一上市就有商家打折出售,是為了刺激消費,很多商家會在新款中充一些舊款打折,因此會有“五折起”之類的提法,當季新貨是不會打折的。
專賣店裏的低折扣服裝往往是可信的。尤其是廠家直銷的服裝店,對於舊款或者不是齊色齊碼的服裝往往會低折扣銷售,有時候甚至是低於成本的,一是因為服裝企業比較忌諱壓貨,與其占用資金和庫存,不如低價賣掉。二是很多舊款服裝的成本已經通過前期的銷售收回了,尤其是積壓多年的舊款,廠家願意低折扣銷售。
廠家直銷的服裝可能會有更低的折扣,不過消費者較難判斷哪些特價場是廠家直銷,哪些是代理商銷售。
很多時候低折扣的衣服“不設試身”,主要是為了降低銷售成本,很多低折扣服裝銷售不會和正價服裝在一起,而是另外租賣場,或者是利用兩季空當,“不設試身”是為了短時高效,倒不是有質量問題。
舊款的服裝、不是齊色齊碼的服裝會打折,有些服裝已經不再生產了,補貨比較困難,會選擇打折的方式。正規的品牌服裝不會將殘次品拿到商場打折銷售。到大的賣場或者旗艦店中購買打折服裝比較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碼數。不是所有的服裝都有明顯的時間的烙印,很多名牌的經典款式多年不變,依然贏得消費者的青睞,這樣的舊款都可以考慮。
劉燕不太喜歡買打折的衣服,因為每到打折的季節,自己喜歡的顏色往往已經賣光了,這幾乎是一定的,因此“計劃內”的服裝,也就是常規需要添置的服裝,她會選擇買正價的。“計劃外”服裝,也就是可買可不買的,她倒常選擇一些打折的服裝,尤其是一些顏色比較特殊的、平時不太會買的,因為價格特別低,可供選擇的顏色少,會買回來,調劑一下衣櫃。不過總的說來,她衣櫃裏的打折服裝利用率都比較低。越過時的衣服,折扣越低,折扣越低的衣服,穿的次數越少。“10元錢的衣服隻穿一次,和100元錢的衣服穿十次,價格一樣,”她說,“問題是,貴的衣服附加值要高,比如說它可以使你顯得更有品位。”
她對打折有獨到的看法,比如身材特殊的人不適合買打折的衣服,尤其是不能夠試的衣服。身材勻稱的人買不到打折的衣服,因為往往是一些特殊的尺寸才打折。
春節消費中的經濟現象
春節既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經濟現象。從經濟學角度看,春節是一種經濟均衡。
從起源看,春節是經濟尤其是農耕經濟的產物。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義就是來自農業。春節服務於農耕經濟,農耕經濟促生了春節。春節是兩個經濟循環周期的交點。春節的到來,也就意味著新一輪播種季節和收獲季節的開始。
從具體功能看,春節對經濟的各個環節都有一定作用。
在生產方麵,春節所體現的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麵。首先,春節有利於生產的合作建設。一是春節的聚會有利於培養合作精神,因為聚會本身就是一種合作。二是雖然小農經濟以自給自足為主要特征,但小農經濟的有些經濟活動仍需合作,在較分散的條件下,春節這種形式為合作提供了協商準備的機會。記得小時候家裏過年,鄰居、親戚朋友之間在相互拜年時,總要協商生產和生活上的一些事,看誰家家裏有大事,到時候大家也好幫忙。當然,這種以春節為主導的合作主要以血緣為紐帶,它不同於陌生人之間實現的合作。其次,春節聚會也有一種擴散生產知識的功能。大家聚在一塊,談天說地,既交流其它方麵的信息,也交流生產方麵的信息和經驗。
在分配方麵,春節體現了一定程度的再分配功能。如壓歲錢就是一種再分配。春節內含著一種互助精神。如,在過春節時,富人對窮人有時也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施舍。另外,在同一大家族內部,富者對窮者也會提供一些幫助。從實際情況看,春節這種再分配功能對減少社會財富差距作用雖然有限,但對緩解社會矛盾也能起到一定功效。
春節也是一種交換的“集市”。春節有一種類似農村集市貿易的功能,也是一個交換的“市暢。春節的交換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精神產品的交換;二是物質產品的交換。在精神產品方麵,春節的聚會使大家互相交換滿足“親情”這種無形產品的效用;另外,大家相互拜年,互祝問候,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產品的交換享受;還有,春節也提供了一個大家交流各種信息的平台。另外,在小農經濟條件下,一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由於存在環境、生產技術等方麵的差別,每一家生產的產品總有自己的一些特色;過春節時,大家提著禮品和特色產品相互拜年,實質就是一種物質交換。
春節在消費方麵的作用是最明顯和最直接的。春節所提供的消費滿足表現在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麵。在精神消費方麵:通過祭神、祭祖等活動,滿足了個人減少未來不確定性的一種精神渴望;通過聚會,使個人更有了一種團隊歸屬的滿足感,也減少了孤獨和分離的負效用。在物質消費方麵,不論在吃,還是在穿等方麵,春節都提供了比平時更大的滿足和效用。另外,消費和生產是緊密相連的,二者有一種互相推動的關係。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殺豬宰羊,這種消費的擴張對社會生產也是一種間接拉動和推動。目前,中國的“假日經濟”就很值得研究。
春節作為一種特定的製度安排,對社會和經濟發展既有其積極的作用,也有其負麵的作用。這種負麵作用就是春節的“異化”。主要表現有:一是生產功能的“異化”。春節的合作變成為一部分人的拉幫結派。拉幫結派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分配,是為了爭權奪利,而不是為了生產。其對生產不僅不會產生積極作用,而且有時會產生較大破壞作用。二是分配功能的“異化”。春節成了少數人斂財和行賄的好季節。中國傳統禮儀所要求的禮尚往來和正常的人情交往在這裏卻變了味,春節成了腐敗的高發期。目前在中國,如何有效治理利用節日形式所進行的腐敗,有許多問題仍需深入研究。三是交換功能的“異化”。春節成了權錢交換的“集市”。一方用公權,一方用私錢,相互交換,“相得益彰”。這種交換隻有利了少數人,但對社會上更多的人造成了損害;並且這種交換也損害了社會經濟運轉的正常秩序,這種由秩序的破壞所產生的負作用對社會發展影響是巨大和持久的。四是消費功能的“異化”。春節成了某些人進行炫耀性消費和畸形消費的節日;其行為既腐化了社會風氣,也不利於個人健康人格的形成。總而言之,春節對經濟和社會的正常作用應當是既促進公平,又促進效率;但春節的“異化”使社會既損失了公平,又損失了效率。
另外,春節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有一個很不好的作用就是對血緣主義的固化。所謂血緣主義,就是將基於血緣關係所要求的生活準則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麵。血緣是春節的紐帶。每年一度的春節對人的血緣意識起到了不斷強化的作用。人的意識與行為緊密相關。所以,血緣意識的增強與血緣行為的泛化也是緊密相關的。
從意識層麵看,阻礙中國現代化的四大因素是:血緣主義、權威主義、平均主義和機會主義。而血緣主義在其中又居於主導地位。血緣主義使血緣成為了社會經濟生活的行為法則。其結果是:血緣內有誠信,血緣外是麵子;家內有秩序,家外是機會主義;熟人之間好辦事,陌生人之間就是鑽空子。所以,血緣主義導致了人情大於法治。而法治是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沒有法治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另外,血緣主義也具有權威主義的天然基因。而權威主義又不利於平等和民主精神的產生。再者,血緣主義也有一種平均主義的味道。而平均主義既不利於個人積極性的調動,也不利於有效財產製度的建設。
中國要快速健康實現現代化,必須要走出血緣主義的溫情泥潭。人生需要血緣,需要家庭溫情,但社會不需要血緣主義。血緣關係的社會化必須以社會理性為前提條件。所以,這裏也就有一個如何正確看待春節和如何有效利用春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