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關於紗幔、鮮花
童話般的婚禮離不開天花板上起伏的綢幔,牆壁上垂掛的紗簾。而商場裏的紗簾一般比較貴,所以,對於追求童話效果的我們來說,可以去服裝批發市場挑選薄紗。而且在服裝批發市場可以砍價,隻要拿出自己最大的砍價功夫,就可以節省不少錢。
不管是什麼形式的婚禮,鮮花都不可或缺,有了鮮花,你的婚禮會變得五顏六色,還能給人一種生命的活力。而對於買鮮花,也是有技巧的,知道了這些技巧,就不會再花冤枉錢了。
夏天舉辦婚禮,可以選擇當季的鮮花,價格會很實惠,一般夏天的鮮花費用會比冬天便宜60%。如果是冬天,你可以去苗圃租一些綠色植物,租擺一天的花費很少,但可以營造綠意鮮活的氣氛。
4.關於音樂、燭光
音樂是婚禮中浪漫的元素之一。所以,一定要選擇一個優秀的樂隊或DJ,幫你規劃婚禮音樂,讓你的婚禮響起最動人的樂章。
雇一支樂隊當然比隻請一個DJ價格高,但你可以通過減少樂隊的人數來節省開銷。
燈光、燭光是醞釀氣氛的“魔術師”。在批發市場可以批發到各種蠟燭,非常便宜。
5.關於賓客、請柬
婚禮離不開親朋好友的見證。可是如果你邀請了300人,最後隻有240人參加,那麼,就會浪費6桌的酒席,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
你隻要做到:提前列出你所有邀請的客人的名單,在請柬後附上回函,要求客人給予明確回複,以便確定參加宴會的人數。另一種保險的方法是在預訂婚宴的最後時刻,請伴娘打電話再次確認對方是否會出席,這樣就能保證在婚宴方麵的最小開銷了。
市麵上很多請柬既不漂亮又很昂貴,建議不妨根據婚禮的風格,買一些最簡單的請柬,然後用緞子、薄紗進行裝飾,既省錢又精致。在寄送請柬時,一定要計算好請柬的數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也可嚐試用電子請柬,隻需幾秒鍾,你的邀請就能到達對方的郵箱裏。
了解了以上五個方麵的省錢技巧,你是不是對於婚禮的開支有了自己的打算。誰說節省就不能辦豪華婚禮?浪漫是一種氣氛,氣派不在於花費多少。隻要你用心,你也可以花不太多的錢,辦一場豪華氣派而又浪漫的婚禮。
逆向選擇之於愛情
俗話說“好漢無好妻,賴漢娶個花枝女”,這句俗語當中就包含了一個逆向選擇的問題。愛情裏的逆向選擇表現為好女子總是嫁了比較差的男子,醜的女子卻嫁了個相貌好的男子。在大學校園裏,我們也經常慨歎,一對對戀人是那麼的不協調。這種結果就是逆向選擇造成的。但我們每個人在選擇自己的另一半時可不是這樣,我們總是希望找到理想中的好對象,也總是喜歡把自己的優勢表現得完美,以引起好女子或好男子的青睞。通常我們看到的征婚廣告,都是這麼介紹自己的:“年輕美貌、身體健康、才華豐富、愛好廣泛,對愛情執著,對緣分珍惜。”
其實,愛情本身也是一場交易,男女雙方各取所需的一場交易。在當代的信息社會裏,如何才能實現一宗公平的交易呢?首先需要雙方的誠信,需要雙方都擁有足夠的共同信息,互通有無,彼此了解,因為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假信息實在太多了,隻有獲得的信息是真實而可靠的,買賣雙方的最終決策,才是最好的“抉擇”。
但事實是很多情況下,賣方知道的信息內容,買方不一定知道,而買方的價格底線,賣方也不知道。
甚至,賣方有時候為牟取暴利,故意隱瞞某種對自己不利的信息,由於信息不對稱,買方無法排除幹擾,做出逆向選擇,買方的利益受到損害。
電影《情歸阿拉巴馬》裏的女主人公叫梅蘭妮,在紐約,沒有什麼人知道她的來曆,隻知道她漂亮、聰明、做事幹練、惹人愛憐。
其實,梅蘭妮出生在美國南部的阿拉巴馬,從小就向往繁華的都市生活,所以她來到紐約尋找自己的未來。單身女郎的她,事業上順風順水,上帝更是偏袒她,讓全紐約“萬人迷”的單身貴族安德魯瘋狂地愛上了她。兩個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但是隨著幸福的一步步靠近,梅蘭妮心裏的不安和焦急卻一天天加劇。
原來,梅蘭妮並不是真正的單身女郎,在家鄉的時候,她已經和一個名叫傑克的小夥子結婚有一段時間了,如今她又接受了安德魯的求愛,但家鄉的傑克卻始終拒絕和她在離婚協議上簽字,不得已,梅蘭妮親自回到阿拉巴馬,勸自己的丈夫離開自己……
俗話說:從西京到東京,買家不如賣家精。但在愛情婚姻市場上,當你是賣家的時候,你一定會刻意隱瞞一些對自己不利的信息,而隻把那些最出彩的精華部分提供給對方。因為愛情的市場經濟也是契約經濟,契約經濟講究合同關係,所謂合同就是結婚證,以領取結婚證的時間為界限,在這之前,所有的愛情都會存在“逆向選擇”的問題,也就是在契約達成之前,買賣雙方總是想絞盡腦汁瞞騙對方。
不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有好也有壞,有利也有弊,它既保護你也傷害你。因為在尋覓愛情的時候,是你自己主動出擊,你是賣方市場,這樣的話你就會隱瞞自己的某些真實信息。而一旦你尋覓到愛情,兩個人真正進入戀愛期的時候,雙方的位置就進化成互為賣方市場,就他愛上的並不是100%真實的你這一點來推論,他也不可能是100%真實的他。
但愛情有時候需要“逆向選擇”,不是因為信息不對稱,而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這和穿衣服是一個道理,雖然今年流行長裙,有的人卻選擇一條超短裙。這時候的“逆向選擇”可以避開潮流,可以凸顯自己的標新立異,最大限度吸引公眾眼球。當然,愛情還是需要更多的誠實,哪怕是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誠實也比不誠實的收益顯著。
性行為的經濟學
性行為是一種珍貴的稀缺資源,性別就是成本,這成本能創造多大的價值和效益,或者倒賠,取決於經濟人的理性選擇。
性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經濟行為,有需求,有供應,有風險,有收益,還要計算投入產出比。性是參與者互有所得的生產和收獲,性交的生產過程和其他生產過程相同,同時亦有“成本會計”,其中包括機會成本、直接支出、間接開銷(如飲食)、懷孕風險、努力的支消、違反道德標準的精神負擔及可以扣稅的支出。在決定性選擇之前,雙方需要有個理性的思考,是否能預見並能負擔起這些成本,或者換句話說就是性行為的後果;還要考慮使用減少負麵結果的手段,比如安全套,避免意外懷孕和感染性病、艾滋病。天下沒有免費午餐,同理,世間亦沒有免費的性事!
性愛是參與者充分合作才能產生“效應”的人生體驗,要達到理想境界必須具備兩個先決條件:一是雙方不能逃避其應負的責任;二是彼此都要明白身兼施受的雙重角色。就是說,性行為的夥伴都在追求同一目標,這種特性使性愛和一般日常活動尤其是商業交易有所不同。性行為與生俱來,但具有強烈的理性成分,比如艾滋病令人們在性愛方麵較為謹慎。
一句被經濟學家廣為引用的話:對婚姻體製內的交易雙方來說,性像一塊永遠嚼在口裏的口香糖,它的好處是隨時有東西讓你咬,不至於空虛,不至於閑得牙疼;缺點是越嚼越無味,牛皮糖嚼成牛皮鞋墊,到最後就成了一種純粹的習慣。“七年之癢”的說法,不僅說明交易雙方對單一產品、無差別服務的厭倦,也證明了性資源使用中的邊際效用遞減:開始時雙方拉拉手精神抖擻,親一下渾身顫抖,到後來拉得越多、親得越多,愛情就變得平淡無味了,雙方也就沒有吸引力了。
性行為也成為結婚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康德認為婚姻的意義就在於“合法使用對方的性器官”,薛兆豐說婚姻是“終生批發的期貨合同”。另外,婚姻中的性行為具有更多的優勢,即少了更多的成本。優勢主要在於兩點:一是成本小,沒結婚的兩個人需要兩張床,結了婚就隻需要一張;二是性價比高,不用冒著危險去搜集一些色情圖片、網站來滿足私欲,而這些可以在婚姻體製內得到滿足。
性是可以產生效用的服務,而“效用”可以來自本身或對手;能產生“效用”的“正常的異性經驗”,包括接吻、愛撫、做愛以至牽手。既然能產生“效用”,性和普通商品或服務便沒有分別,這等於說,絕對理性的人,其性需求的數量與價格成反比;因此,屠洛克認為供求法則是妓女關門營生時不能忽視的基本原則——如欲客似雲來,收費便要合理。
娼妓這門“最古老行業”所以能夠在政府禁止下(娼妓合法化的國家不多)蓬勃發展,根本理由當然是需求永遠存在;此外當然與妓女(或男妓)一般較固定性伴侶有豐富性經驗有關;,娼妓一旦獲政府頒發符合衛生條件證書及商業牌照,嫖客的成本大為減輕,大大強化她們作為非妓女(情人、女朋友及妻子)的競爭地位!
上麵的分析是在把愛情、浪漫和道德從性行為中抽離,同時亦以不包含價值判斷成分的實證主義經濟學視角下的觀點,細想一下,也不無道理。
婚姻不是女人的保險箱
“婚姻是找一個體貼的伴侶,而不是保險箱,更不是長期飯票。”有過兩次失敗婚姻的李華比任何女性都能夠體會這句話的含義。婚姻並不是女人的保險箱,男人也不再是女人的長期飯票,女性甚至有可能因為婚姻而失去經濟自主性,因此,李華不斷提醒身邊年輕的女性朋友或同事:“先別想著嫁人,經濟獨立是第一優先考慮因素。”
許多單身女性都以嫁有錢老公為第一目標,以為生活會因此而有保障。其實,天有不測風雲,老公現在有錢,不代表將來一定有錢,中年破產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果再看一看近幾年直線上升的離婚率,女性就更要認清,有錢的老公不一定可靠。
這裏有一組統計資料:1997~1998年,結婚15~19年的夫妻離婚率增長了lO.97%,而結婚20~24年的夫妻離婚率增長了13.8%。這就表明,結婚時間愈長的族群,離婚率也愈高。這也特別提醒了女人,千萬別覺得有了“飯票”,就可以高枕無憂。如果不幸失去“飯票”,年紀愈大,生活上受到的衝擊也將愈難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