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新的高度(1 / 3)

你見過一種叫“漠上榆”的樹嗎?在我們的家鄉———寧夏東部的鹽池縣,無論是北部大漠、草原,還是南部黃土旱塬上,到處都能看到它默默生長的身姿。由於這裏地處幹旱地帶,這種榆樹生長很慢,它的外表很普通,樸實而堅韌。它是憑著持之以恒的努力,頑強地生長著,為大地增添著生命的綠意,因而,曾被《寧夏日報》一位女記者喻為鹽池人的象征。

采寫於琬河的過程中,使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了鹽池人那種特有的吃苦耐勞、堅忍不拔、奮發向上的力量所在。

———題記

記不清這是多少次考試了,十幾次,還是幾十次?在於琬河的成長過程中,每一次考試,他都是那樣認真而執著,冷靜而沉著。就在這一次次的考試之後,他又一次次地投入到了新的學習階段,不斷地積蓄力量,努力攀登著新的高峰。於是,每次考試,都使他的人生之路走上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次考試也不例外,而且是參加寧夏全區國稅係統公開選拔副處級領導幹部的筆試,監考人員幾乎和應考的人員一樣多。

2002年5月25日一大早,塞上銀川的春風中仍帶有幾分涼意,道路兩旁樹木已吐露出嫩綠的新葉。在寧夏稅務學校大院裏,取名為“水冠”的噴水池中,清亮的水流從假山頂上歡快地流下,濺起許多水花,像在鼓掌歡迎這群來自全區國稅係統的120多名稅官進入考場。其中有一位穿一身藍色的稅務製服、身材魁梧的青年男子,一副方正的臉膛上,兩道劍眉下那大而明亮的眼睛裏分布著細細的血絲。他就是鹽池縣國稅局局長———於琬河。盡管主持全局的工作繁雜而又忙碌,但他仍然擠時間做著參加這次考試的準備工作,今天和大家一道準時參加筆試。

成績出來後,於琬河以全區綜合考核第一名、40歲至45歲年齡段筆試第四名、吳忠市七個縣市第一名的好成績,成為這次考試中的佼佼者,被自治區國稅局任命為吳忠市國稅局副局長。2002年9月11日上午8點30分,一張大大的公示通知在鹽池縣國稅局辦公大樓一樓大廳貼出,全局的同事們無不為之高興和自豪。

誰也沒有為此感到驚訝,他們知道,這是於琬河多年努力應該達到的高度,也是他勤奮耕耘的必然結果。許多年輕幹部還默默地以於琬河為榜樣,投入到新的工作和學習之中。

短短五年的時間,鹽池縣國稅局稅收任務實現了翻三番的重大突破,一躍成為吳忠市七縣市的先進集體。這在鹽池縣稅務工作史上是個新的突破,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人生就像琴弦一樣,隻要你精心撥動,它就能奏出優美動人的樂章。

於琬河進鹽池縣稅務局工作時,是以司機身份從縣運輸公司調入的。1979年,縣政府給了在基層工作了近30年的縣稅務局局長於德仁一家“農轉非”指標。本來,於琬河可以同弟弟妹妹們隨父母親按政策由農村遷入縣城,但是,他卻因年齡超過了16歲而被留在農村。命運似乎有意讓他多走一些曲折之路。於是,他應征入伍來到部隊。從小做事就認真細心的於琬河,入伍一年就四次受到團營兩級嘉獎。於琬河複員回來被安排在鹽池縣運輸公司工作。1985年縣稅務局的大車司機調到了政府部門,於琬河被父親借來接了一趟車。當時,“聽診器、方向盤、人事幹部、營業員”是最吃香的職業,縣運輸公司更是許多人走後門都進不去的好單位。而稅務局卻是個比較冷清的單位,一時選不上司機,父親隻好動員於琬河去縣稅務局當司機。

當時,由於“文革”運動的影響,像於琬河這些60年代初出生的有誌青年們,都在張海迪等人自學成才的精神啟迪和感召下,一邊努力工作,一邊刻苦學習,走自學成才之路。同樣,對於知識的渴求,使於琬河決心成為不甘平庸的人。

到了稅務局,他對會計學等專業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一邊開車,一邊自己啃書本,遇到不懂的問題,便像個小學生一樣,虛心向大家夥兒請教。“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1989年,於琬河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寧夏稅務中專學校,正式走進學習稅收知識的課堂,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和他同時考入的徐德清副局長告訴筆者:“當時我倆吃住在一起,還都擔任過班長。他學習比較勤奮,肯吃苦,記憶力也強。第二年,他愛人謝鈴霞也考進稅校,於琬河就能運用所學過的知識輔導妻子了,畢業時還被學校評為優秀學員呢。”

畢業回來,於琬河本來應該到征管部門工作,但從小就對他們嚴格要求的父親,硬把他分配到剛剛成立的稅務稽查隊,讓他從艱苦的工作做起。天資聰穎又認真刻苦的於琬河,全身心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很快,他就成了查賬能手。一份份數據準確、證據確鑿、處罰得當的報告,贏得了企業財會人員和負責人的歎服。當年,他參與稽查了50多戶企業,查補稅款達120餘萬元。縣局因各種表格、票據多,開辦了印刷廠。印刷廠賬務複雜,於琬河主動請纓:“我來給咱們建這個賬!”隻兩天的時間,他為印刷廠建起一套完整的會計賬目。連在基層幹過20多年稅務所長的老幹部,看過賬目後都直咂嘴:“俺們幹了幾十年,不如年輕人勤學苦鑽進步得快呀!”於琬河愛學習、善鑽研的習慣,來自良好的家庭教育。曾與他家多年在一個院子居住的縣科協退休幹部張吉生老師告訴筆者:“小於父親當過鄉黨委書記和縣稅務局局長,五個孩子中小於是老大。從沒有聽到過他家大人打罵、訓斥孩子。他家孩子見了人都很有禮貌,學習也好,現在個個工作都很出色。”

1992年2月,於琬河又報名參加了電大法律專業的學習考試,仍然是白天忙工作,晚上擠時間啃書本。別人下了班,想著法子去消遣娛樂,而他卻在燈下苦讀、硬記。1995年,他又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法律大專畢業證書。1999年已任副局長的他,又報名參加了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本科班的自學。他一門一門地堅持學完了十幾門課程,拿到了本科畢業證。注重學習,強化記憶並且學以致用,使他從進縣局時的“小學生”,成了局裏稅收政策的“活字典”。他多次代表縣局參加自治區、吳忠市國稅係統各種業務比賽和稅收知識競賽,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1991年獲銀南地區稅法知識競賽一等獎;1997年獲銀南地區稅法知識業務競賽三等獎;1998年還在吳忠市國稅係統綜合素質統考中取得了99分的好成績。

學以致用在於琬河工作中的另一種表現,就是結合山區稅收工作的實際,把日常工作中的經驗、存在的問題等,經過綜合分析後,上升到理論高度,再用於指導實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