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章 雙拐撐起的身影(2 / 2)

他的辦公室裏隻有一桌、一椅、一燈、一支筆,我敢發誓,在我們周圍,沒有比這再簡陋的辦公室了。然而他的辦公桌上書和文稿很多。教育教學的理論,教改教研的信息,中外美學、哲學,都是他最感興趣的精神食糧。為了征服病魔,更好地工作,他艱難地戒掉了寫作時必需的煙,大把地吃上了誰都不情願吃的藥,甚至廣泛地涉獵醫藥學。他這個人腦筋活,邏輯思維強,悟性好,論文、雜文、散文在他的筆下揮之即就,發表和獲獎的有上百篇。筆耕的艱辛,隻有耕耘者懂得。與他交談,讀他的作品,會使你頓悟,這裏“何陋之有”?

他的這種精神和意誌不僅完善著自己,而且激勵和鞭策著他周圍的一大批人。他嚴於律己,也同樣嚴於律人。大到治校方略,小到一個通知,他都能夠親自動手。有時忙不過來了,我們擬個草稿送過去,他總是要字斟句酌一番。不知從何時起,好像已形成了一個不成規矩的規矩,誰的一節課、一篇論文、一份計劃、一個報告,隻要能得到老侯的肯定,那就感到是一個很大的光榮。大家太信任他了,知道他能指出病症,是好是壞評判得比較公正。

竺可楨老人說:“我們人生的目的在能服務而不在享受。”老侯對事業執著地追求,目的就是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他常常對我們說一句話:“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他的心中裝著每一個職工、每一個學生,唯獨淡了自己。貧困生寫給他一封信、一個申請,他立馬召開專門會議調查研究,或減免學費,或補貼助學金。山區的孩子求學困難,老區人民生活艱辛,為此,學校的每一項收費規定,他都要把握好,體察家長的承受能力,三思而後行。他不為名,不圖利,可職工的利益他全記在那個貼身的小本本上。他花公家的錢比花他自己的錢還精細,一分錢恨不得掰兩半。摳出的錢買車大家坐,買電腦大家學,獎勵教學,補貼職工生活。同誌們誰要是有了“忙”,他總是第一個去幫,實在騰不開身,也要委派一名領導去幫。這幾年,評先推優、評職晉級成了我們學校的焦點,每年評定職稱總有幾個同誌要“失眠”。每當這時,老侯不僅陪著“失眠”,而且想方設法爭取指標。同誌們失眠是心病,而老侯今年失眠還有腿病啊!

老侯愛唱歌,可歌喉先天不足,自覺很對不起聽眾,於是他就用心唱:“……真誠的付出……忘我的投入……生命注解的書……心靈開拓的路……”

老侯可以唱,可以醉,但在這“繼往開來……進行著接力賽”的新時代,老侯能躺下來嗎?

沒病的時候,老侯的身影隨時出現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今天那清脆而又沉重的拐杖聲依舊飄蕩在校園的上空,飄蕩在每個師生的心中。

他每時每刻都在思考———隻是不知他想過沒有,為什麼這位年富力強的校長,在那麼長的高速公路上,偏就讓雙拐撐起了他的身影?

他的敬業精神影響著他治理中的學校,他的意誌一定會戰勝病魔,戰勝一切。

不信,慢慢走著瞧吧!

果然,經過頑強的拚搏,他現在終於扔掉了雙拐。雖然疼痛還時時折磨著他,但他仍在頑強地拚搏。他又創辦了一所民辦公助學校,在這所學校當校長、教語文、搞教研。在他出版這本散文集時,我不想再說什麼,隻把我對他的這點感受敘述給大家。

作者簡介 郭鳳虎,男,漢族,1961年12月出生,大學文化,中學高級教師,中共黨員。現在寧夏銀川市第一中學工作。1998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有7篇論文在有關刊物發表並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