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陽靜靜聽著李姨說話,便覺得是一種享受。
李姨好像也有意,將一些事情告訴林宇陽,把事情說得極為詳細,丁點都不嫌麻煩。
在李姨緩緩訴說中,林宇陽明白了,獨屬於林姨家族的一段故事。
李姨的爺爺,名諱為李安和,據說是那時候當地極為有名的私塾先生,取了一個安康人和之意。
那個時代,普通老百姓沒有任何的享受可言,男子十六歲便算做成年,需要受征兵役了。
李安和成年前的事情,沒有任何值得言語的地方,就是窮苦孩子早當家的故事。
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他從小聰慧,家中備齊束脩,在為李安和取名的私塾先生那,學過幾年識字,在那個年代的窮苦百姓中來說,算得上值得自豪的事情。
不過,由於家中實在供不起,隻認了一些字詞便沒能繼續為考取功名,做那十年寒窗苦讀。
當李安和剛滿十六歲時,還在家中租地內幫父母幹活的時候,就被征兵之人抓去服兵役了。
或許是他的名字取得好,五年兵役下來,卻也平安回到了家中。
回家之後,因為兵役隻有兩年的安穩時期,一過兩年便又有可能被召回營中,家裏便再他一回來後,就為李安和安排下了親事。
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簡短時間內便洞房花燭了。
果然,李安和成親才一年不到,便收到了朝廷文書,前線吃緊將他召回兵營內。
李安和離開的時候,妻子已經初有妊娠跡象,卻沒待他知道高興一番,就從此一去不回。
倒不是李安和戰死在沙場了,而是被外國軍隊抓做俘虜,然後又被賣給了遠航船隊,之後種種原因下,來到了瑞士。
並且因為天資聰慧,又修習識字,在瑞士被一個準備到夏國傳教的傳教士,買回去做了書房雜工。
再之後,就是李安和從傳教士的書房內,找到了一本夏國文字書寫的功法,且心領神會的修習起來。
沒想到他不隻讀書識字天資聰慧,連修行方麵的資質,也極為了得。
不長的時間,便修行的初見成果,有了初生族人的實力。
後來被傳教士發現,傳教士非但沒有怪罪李安和,且正式將他介紹進了瑞士教廷的護衛隊中。
原來,分普通傳教士和修行教士。
而進入護衛隊就是成功修行教士的第一步,然後經過實力的提升和信仰忠誠的考研,就可以成為正式的修行教士。
李安和成為修行教士之後,卻已經被教廷的教義,感化的真正由心願意當一個信徒,便沒想尋機會回夏國尋找家人。
如此過了三十多年,這個時候李安和已經擁有長老級別後期的實力,一次來到倫敦教堂交流的時候,卻在街頭發現了一間夏國風情的酒肆,一時勾起了他的思鄉之情。
因為思鄉之情,早已經教義而不能飲酒的他,卻還是走進了酒肆內。
一進入酒肆,見到賣酒之人卻讓他目瞪口呆,而酒肆老板,見到李安和之後也是即驚慌失措又喜出望外,急忙來到他的身前跪下。
卻原來是,李安和的家裏通過某些與他同在戰場的人,帶回的消息,得知李安和被賣到了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