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的陽光溫柔地照射著金色沙灘,周圍的動植物都是地麵已絕種的。那些建築建立在黃色的湖上,像一個巨大的堡壘,天空朦朧中帶著淡淡的黃色。建築仿佛是水晶建造一般在光亮下閃閃發光,巨大的藤蔓植物蔥鬱,纏繞在建築之上與之完美結合。
楊斌跟歩非羽一直是往下的,怎麼回到了地麵?
不,其實這個地方依舊是在地球的內部,稱之為“阿裏亞尼”。
早在17世紀英國天文學家愛德蒙德·哈雷,著名作家朱爾斯·凡爾納愛德加·艾倫·坡和其他一些有名的作家,在他們的作品中都曾提到地內空間。1946年美國科學家兼記者作家理查德·沙弗,在《驚異事件雜誌》上提出這一說法。
1963年,兩名美國煤礦工人在隧道的盡頭發現了一扇巨大的門。推開後發現大理石樓梯。出於害怕,這2名煤礦工人沒敢再向下走去。同一時期,在英國,幾名煤礦工人在挖掘一條隧道時聽到地底下傳來機械裝置運動的聲音。之後,喊來大量工人準備探個究竟時,樓梯和通向地下井的入口消失了。
美國的人造衛星“查理7號”到北極圈進行拍攝後,在底片上竟發現北極地帶開了一個孔。拜爾德的日記說,他曾於1947年2月率領一支探險隊,從北極進人地球內部,並發現了一個龐大的飛碟基地和地麵上已絕種的動植物,在這個基地裏還居住著擁有高科技的“超人”。但這一信息卻一直被美國政府長期封鎖。
一些地質學家認為,地下世界所謂的居民並非地球人類,因為在地下洞穴中溫度極高,又缺乏氧氣,人類是不可能生活在地下的。惟一的解釋就是,住在地下的居民是來自地球以外的外星人。這些存在於地球上的外星人可能對於人類無止盡的戰爭和暴力感到厭倦,於是搬到地下生存。他們在地下可以一邊發展自己的科技,一邊觀察地麵上人類的發展情況。但是,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些居住在地球上的外星人可能是居住在地下第四度空間。隨著地球磁場的不停變化,通向第四度空間的入口會在某個時刻打開。
我們可以設想,地球人分為地表人和地內人,地下王國的地底人必定掌握著高於地表人的科學技術,這樣,他們——地表人的同星人,乘坐地表人尚不能製造的飛碟遨遊空間,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了。
這裏的人身高比地表人高出很多,大概是跟這裏空氣中的含氧量有關。大氣中氧氣的含量達到35%,比地表高出14%。這也是曾經史前文明的動物為什麼比現在個頭大的原因。
這裏沒有太陽,光亮也僅僅是一種電流現象,就像一個恒亮的黃色光球,這裏永遠都是白天不會有黑夜的降臨。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損失的質量會轉移到雲裏形成降雨,鹹水的大湖泊就好像大海一般,帶著溫溫的溫度,給周圍的植物、動物提供了繁衍的環境。
楊斌跟歩非羽已分不清自己身在何處!
突然,從湖麵的建築物裏飛來一個三角形的飛行器,在飛行器的上麵站著一個高大的金發白皮膚的女子,她的穿著很亮眼,緊身的衣服凸顯著女性的曲線美。
楊斌這個家夥看到美女也不管對方是否帶著敵意,臉上出現了色迷迷的微笑。歩非羽依舊保持著他的警覺,緊握著青龍劍。
三角形的飛行器在距離他們三丈遠的地方停了下來,懸停在距離地麵越有三尺的地方。漂亮的金發美女彬彬有禮地邀請兩位客人上去,用著地表文明的語言跟他們交流。
楊斌、歩非羽站在女人麵前,如同剛學會走路的孩子,身高的壓力讓人極為不舒服。但是他倆除了接受之外還能如何?
飛行器帶著他們飛向湖麵上的建築,那是一個巨大的基地,中間的廣場之上停著數個圓形的巨大飛碟。兩個古人看到這些奇怪的東西,都驚訝不已。這樣的東西想必也隻能在噩夢中才能想象出它的樣子吧。
圓形的噴水池上花式的構造,點綴著這個地方。水晶般潔白的路麵、建築在光線下顯得耀眼。來往的異類個頭都相當地高大,人類稱之為“魔鬼”。那些高大的人都不屑地往著,相互交談著。周圍還有一些個頭跟他們一般高的男人,四肢雖然與常人一樣,但臉部相貌跟妖怪似的,形象各異。倘若把這裏比成一個妖怪集中營,比作地獄魔鬼,那將是十分貼切的形容。那些來往的人沒有楊斌跟歩非羽的好奇,眼神之中大多是輕蔑與不屑,甚至有些帶著嘲諷與毒咒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