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卷一(二十九則)(3 / 3)

樂天侍兒

世言白樂天侍兒唯小蠻、樊素二人。予讀集中《小庭亦有月》一篇雲:“菱角執笙簧,穀兒抹琵琶。紅綃信手舞,紫綃隨意歌。”自注曰:“菱、穀、紫、紅皆小臧獲名。”若然,則紅、紫二綃亦女奴也。

白公詠史

東坡《誌林》雲:“白樂天嚐為王涯所讒,貶江州司馬。甘露之禍,樂天有詩雲:‘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不知者以樂天為幸之,樂天豈幸人之禍者哉?蓋悲之也。”予讀白集有《詠史》一篇,注雲:九年十一月作。其詞曰:“秦磨利刃斬李斯,齊燒沸鼎烹酈其。可憐黃綺入商洛,閑臥白雲歌紫芝。彼為菹醢機上盡,此作鸞凰天外飛。去者逍遙來者死,乃知禍福非天為。”正為甘露事而作,其悲之之意可見矣。

十年為一秩

白公詩雲:“已開第七秩,飽食仍安眠。”又雲:“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是時年六十二,元日詩也。又一篇雲:“行開第八秩,可謂盡天年。”注曰:“時俗謂七十以上為開第八秩。”蓋以十年為一秩雲。司馬溫公作《慶文潞公八十會致語》雲:“歲曆行開九帙新”,亦用此也。

裴晉公禊事

唐開成二年三月三日,河南尹李待價將禊於洛濱,前一日啟留守裴令公。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賓客蕭籍、李仍叔、劉禹錫,中書舍人鄭居中等十五人合宴於舟中,自晨及暮,前水嬉而後妓樂,左筆硯而右壺觴,望之若仙,觀者如堵。裴公首賦一章,四坐繼和,樂天為十二韻以獻,見於集中。今人賦上巳,鮮有用其事者。予按《裴公傳》,是年起節度河東,三年以病丐還東都。文宗上巳宴群臣曲江,度不赴,帝賜以詩,使者及門而度薨。與前事相去正一年。然樂天又有一篇,題雲《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遊太原龍泉憶去歲禊洛之作》,是開成三年詩,則度以四年三月始薨。《新史》以為三年,誤也。《宰相表》去載其三年十二月為中書令,四年三月薨。而帝紀全失書,獨《舊史》紀、傳為是。

司字作入聲

白樂天詩,好以“司”字作入聲讀,如雲“四十著緋軍司馬,男兒官職未蹉跎”,“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是也。又以“相”字作入聲,如雲“為問長安月,誰教不相離”是也。相字之下自注雲:“思必切”。以“十”字作平聲讀,如雲:“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是也。以“琵”字作入聲讀,如雲“四弦不似琵琶聲,亂寫真珠細撼鈴”,“忽聞水上琵琶聲”是也。武元衡亦有句雲:“唯有白須張司馬,不言名利尚相從。”

樂天新居詩

白樂天自杭州刺史分司東都,有《題新居呈王尹兼簡府中三掾》詩雲:“弊宅須重葺,貧家乏羨財。橋憑州守造,樹倩府寮栽。朱板新猶濕,紅英暖漸開。仍期更攜酒,倚欄看花來。”乃知唐世風俗尚為可喜。今人居閑,而郡守為之造橋,府寮為之栽樹,必遭譏議,又肯形之篇詠哉!

黃紙除書

樂天好用“黃紙除書”字,如“紅旗破賊非吾事,黃紙除書無我名”,“正聽山鳥向陽眠,黃紙除書落枕前”,“黃紙除書到,青宮詔命催。”白用杜句

杜子美詩雲:“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風。”白樂天詩“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全用之。

唐人重服章

唐人重服章,故杜子美有“銀章付老翁”,“朱紱負平生”,“扶病垂朱紱”之句。白樂天詩言銀緋處最多,七言如:“大抵著緋宜老大”,“一片緋衫何足道”,“暗淡緋衫稱我身”,“酒典緋花舊賜袍,“假著緋袍君莫笑”,“腰間紅綬係未穩”,“朱紱仙郎白雪歌”,“腰佩銀龜朱兩輪”,“便留朱紱還鈴”,“映我緋衫渾不見”,“白頭俱未著緋衫”,“緋袍著了好歸田”,“銀魚金帶繞腰光”,“銀章假為專城”、“新授銅符未著緋”,“徒使花袍紅似火”,“似掛緋袍衣架上”。五言如:“未換銀青綬,唯添雪白須”,“笑我青袍故,饒君茜綬新”,“老逼教垂白,官科遣著緋”,“那知垂白日,始是著緋年”,“晚遇何足言,白發映朱紱。”至於開容衣魚之句,如:“魚綴白金隨步躍,鵠銜紅綬繞身飛。”

詩讖不然

今人富貴中作不如意語,少壯時作衰病語,詩家往往以為讖。白公十八歲,病中作絕句雲:“久為勞生事,不學攝生道。少年已多病,此身豈堪老?”然白公壽七十五。青龍寺詩

樂在《和錢員外青龍寺上方望舊山》詩雲:“舊峰鬆雪舊溪雲,悵望今朝遙屬君。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動《北山文》。”頃於乾道四年講筵開日,蒙上書此章於扇以賜,改“使臣”為“侍臣”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