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卷三(二十一則)(1 / 3)

進士試題

唐穆宗長慶元年,禮部侍郎錢徽知舉,放進士鄭朗等三十三人,後以段文昌言其不公,詔中書舍人王起、知製誥白居易重試,駁放盧公亮等十人,貶徽江州刺史。白公集有奏狀論此事,大略雲:“伏料自欲重試進士以來論奏者甚眾。蓋以禮部試進士,例許用書策,兼得通宵,得通宵則思慮必周,用書冊則文字不錯。昨重試之日,書策不容一字,木燭隻許兩條,迫促驚忙,幸皆成就,若比禮部所試事校不同。”及駁放公亮等敕文,以為《孤竹管賦》出於《周禮》正經,閱其程試之文,多是不知本末。乃知唐試進士許挾書及見燭如此。國朝淳化三年,太宗試進士,出《巵言日出賦》題,孫何等不知所出,相率扣殿檻乞上指示之,上為陳大義。景德二年,禦試《天道猶張弓賦》。後禮部貢院言,近年進士惟鈔略古今文賦,懷挾入試,昨者禦試以正經命題,多懵所出,則知題目不示以出處也。大中祥符元年,試禮部進士,內出《清明象天賦》等題,仍錄題解,摹印以示之。至景祐元年,始詔禦藥院,禦試日進士題目,具經史所出,摹印給之,更不許上請。

儒人論佛書

韓文公《送文暢序》,言儒人不當舉浮屠之說以告僧。其語雲:“文暢浮屠也,如欲聞浮屠之說,當自就其師而問之,何故謁吾徒而來請也?”元微之作《永福寺石壁記》雲:“佛書之妙奧,僧當為予言,予不當為僧言。”二公之語,可謂至當。

和歸去來

今人好和《歸去來詞》,予最敬晁以道所言。其《答李持國書》雲:“足下愛淵明所賦《歸去來辭》,遂同東坡先生和之,仆所未喻也。建中靖國間,東坡和《歸去來》,初至京師,其門下賓客從而和者數人,皆自謂得意也,陶淵明紛然一日滿人目前矣。參寥忽以所和篇示予率同賦,予謝之曰:‘童子無居位,先生無並行,與吾師共推東坡一人於淵明間可也。’參寥即索其文,袖之出,吳音曰:‘罪過,公悔不先與公話。’今輒以厚於參寥者為子言。”昔大宋相公謂陶公《歸去來》是南北文章之絕唱,《五經》之鼓吹。近時繪畫《歸去來》者,皆作大聖變,和其辭者,如即事遣興小詩,皆不得正中者也。

四海一也

海一而已,地之勢西北高而東南下,所謂東、北、南三海,其實一也。北至於青、滄,則雲北海,南至於交、廣,則雲南海,東漸吳、越,則雲東海,無由有所謂西海者。《詩》、《書》、《禮》經所載四海,蓋引類而言之。《漢·西域傳》所雲蒲昌海,疑亦渟居一澤爾。班超遣甘英往條支,臨大海,蓋即南海之西雲。

李太白

世俗多言李太白在當塗采石,因醉泛舟於江,見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台。予按李陽冰作太白《草堂集序》雲:“陽冰試弦歌於當塗,公疾亟,草稿萬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簡,俾為序。”又李華作《太白墓誌》,亦雲:“賦《臨終歌》而卒。”乃知俗傳良:不足信,蓋與謂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太白雪讒

李太白以布衣入翰林,既而不得官。《唐史》言高力士以脫靴為恥,摘其詩以激楊貴妃,為妃所沮止。今集中有《雪讒詩》一章,大率載婦人淫亂敗國,其略雲:“彼婦人之猖狂,不如鵲之強強。彼婦人之淫昏,不如鶉之奔奔。坦蕩君子,無悅簧言。”又雲:“妲己滅紂,褒女惑周。漢祖呂氏,食其在傍。秦皇太後,毒亦淫荒。作昏,遂掩太陽。萬乘尚爾,匹夫何傷。詞殫意窮,心切理直。如或妄談,昊天是殛。”予味此詩,豈非貴妃與祿山淫亂,而白曾發其奸乎?不然,則“飛燕在昭陽”之句,何足深怨也?

冉有問衛君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說者皆評較蒯聵、輒之是非,多至數百言,惟王逢原以十字蔽之,曰:“賢兄弟讓,知惡父子爭矣。”最為簡妙。蓋夷、齊以兄弟讓國,而夫子賢之,則不與衛君以父子爭國可知矣。晁以道亦有是語,而結意不同。尹彥明之說,與逢原同。惟楊中立雲:“世之說者,以謂善兄弟之讓,則惡父子之爭可知,失其旨矣。”其意為不可曉。

商頌

宋自微子至戴公,禮樂廢壞。正考甫得《商頌》十二篇於周之太師,後又亡其七,至孔子時,所存才五篇爾。宋,商王之後也,於先代之詩如是,則其他可知。夫人所謂“商禮吾能言之,宋不足證也。”蓋有歎於此。以夏後之裔,至於用夷禮,尚何有於文獻哉?郯國小於、宋,少昊氏遠於夏、商,而鳳鳥名官,郯子枚數不忘,曰:“吾祖也,我知之。”其亦賢矣。俗語有所本

俗語謂錢一貫有畸,曰千一、千二,米一石有畸,曰石一、石二,長一丈有畸,曰丈一、丈二之類。按《考工記》:“殳長尋有四尺。”注雲:“八尺曰尋,殳長丈二。”《史記·張儀傳》:“尺一之檄。”漢淮南王安書雲:丈一之組。《匈奴傳》:尺一牘。《後漢》:尺一詔書。唐,城南去天尺五之類,然則亦有所本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