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一個人斤斤計較,這也舍不得,那也放不下,與別人相識也許問題不大,但要與人深交便成為了不可能,或者起碼是很難,當然也就無人情可言了。一個人懂得人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並且能在生活中注意去培養濃濃的人情,從與他人的相識迅速過渡到感情融洽無間,其朋友也就能遍天下了;如果他還能夠在家中注意處理與親人的關係,使之不僅和睦而且能互相援之以手,那麼生存的根基也就相當的牢固了。內外的人際關係皆能處理得當、應付自如,也就可以譽之為古人所謂的“人情練達”。
廣泛播撒人情
有時播種人情也不見得就是施恩,或許僅僅是你一個小小的舉動,也會感動一方人。
美國一個歌星叫Marry
Anderson,她是個黑人歌星,有一次她到了一個小鎮去唱歌,正好這個小鎮上麵,有一個歌迷想聽她唱歌,可是那天晚上那個歌迷正好在她所服務的一個旅館裏麵當班,不能夠離開,不能夠請假,所以呢沒有機會聽到Marry
Anderson的唱歌。
Marry
Anderson演奏完了以後呢,就過來一個女孩子跟她講,她說:我們都喜歡你,可是有一個朋友特別喜歡你,很可惜她今天在一個小旅館裏麵上班,無法請假來聽你的歌,她非常遺憾。這個Marry
Anderson聽了以後呢,就問了一句話,她在哪個小旅館啊?她問了一句,過了不久這個Marry
Anderson就派她的司機開著汽車,就開到了這個小旅館的門口。她出來在她汽車旁邊站好,就對著這個小旅館高歌一曲,然後轉身回來,進了汽車就走了。意思就說,在這個小鎮上的這個小旅館裏麵,有這麼一個對我這麼崇拜女孩子,今天晚上很遺憾地不能來聽我唱歌,我特地跑來單獨為她高歌一曲。
Marry
Anderson無疑是個善做人情生意的高手,她的小小一個舉動,換來的巨大正麵影響是不可限量的。不僅僅是她的知名度,更多的是這個藝人懂得世情,也更容易贏得觀眾的喜愛。
美國大亨洛克菲勒在其全盛時期曾感慨地說:“與人相處的能力,如果能像糖和咖啡一樣可以買得到的話,我會為這種能力多付一些錢。”
美國人有句名言說:二十歲靠體力賺錢,那三十歲靠腦力賺錢,四十歲以後則靠交情賺錢。
從兩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很淺顯的道理,那就是:朋友多則賺錢的機會多。
人們關心更多的是應該如何培養朋友關係。針對這個問題,有人這樣認為:現代社會,建立人脈遠遠不是過去所謂的“拉關係”那麼粗俗簡單,它包含很多層麵的深化,需要用心經營。“完整的人際關係包含三階段,發掘人脈、經營交情、出現貴人。”
為什麼有的人因生病住院,在半天裏就會有超過200人來探望;有些人因資金缺乏,竟會有國際頂級投行高層為他籌措創業資金;還有的竟會有客戶自發地為她介紹新客戶。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會為了尋找人脈而主動出擊,找到想認識的人就想盡辦法去結識,結識後當自己的好朋友慷慨友善地對待。或者說是這些人極善處理人際關係,並把它成功地開發成產業,又能很科學地加以管理,從而讓個人的財富以超乎常規的速度發展著。
也許有人會說:經常吃飯喝酒的那是酒肉朋友,不見得真心。但發展人脈的出發點就是先“跑量”再從精選可重點發展的對象,而走好第一步,慷慨對人,讓人感受你的大氣是必須的。
世間存在率最高的就是一個情字,除愛情、親情之外,我們每個人都要麵對世間無數的人情。關係近一點的,謂之友情,歡樂憂愁都可分享;遠一些的,也有泛泛之情,婚喪嫁娶要破財隨“人情”;關係惡劣僵硬的,更少不得嗔怨情,傷和氣傷身體。
看看那些事業有成的人,他們中有許多固然是天賦異稟可恃才傲物之輩,但更多的還是朋友遍天下行走可借力的人。我們不可否認這樣的事實,那就是:人有智商、情商、財商,情商高到一定程度,自然可以挖掘人脈潛力、聚攏無窮人氣、成就非凡人望,從而書寫事業篇章。因此,我們要做一個善於做“人情生意”的人,成功將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2.廣結落難的英雄豪傑
在實際的生活過程裏,人情練達者往往舍得花時間花精力花代價於人情的培育,因為他們一般都對處理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有深刻地體會。人情練達者掌握著許多結交人的技巧和方法,懂得如何及怎樣使一個陌生人轉變成熟人;再由熟人發展成為與己關係密切者,最終使其對自我之生存有所幫助。人情練達者還十分喜歡沉溺於人際關係的網絡中,喜歡去處理複雜的人情世故,如魚兒離不開水一樣,人情練達者也離不開人際的網絡。
英國的撒切爾夫人,她是英國的有名的女首相,強人,同時也是一位人情練達的“高手”。有一次她在官邸裏麵請客吃飯,那個官邸裏的女侍者,端著一碗湯捧到了內政部長的前麵,一不小心將這碗湯灑了,正好倒在了內政大臣的衣服上麵,衣服弄髒了還是小事,可是內政大臣還被燙了。這時候作為主人的撒切爾夫人趕緊跑過來,可是令滿座的人都覺得意外的是,撒切爾夫人的第一個反應竟是摟住這個闖禍的這個女侍者,撒切爾夫人拍著她的肩膀並安慰她,給她壓驚。還跟她說:親愛的,這種錯誤我們每個人都會發生,就這種不小心的事情我們都會發生,不要難過親愛的,我們每個人都會發生。安慰好那位女侍者後,才慰問這個內政大臣。連考慮的時間都沒有,撒切爾夫人作出了這個小動作,這給人留下近似直覺的反應就是人情練達,這麼高段的,高級的,也可以說是體貼入微的。她知道當時當場最窘的,最難過的是這個小女孩子,所以要鼓勵她,安慰她,這一點比那個內政大臣被燙傷,衣服被弄髒要重要。
是的,這位女侍者不能稱之為英雄,也無所謂落難,可是她依然是為某事而失神的載體,她依然需要有人去體諒她。相信撒切爾夫人的形象與體貼永遠會留在那位女侍者的腦中,雖然她不可能幫得到撒切爾夫人,撒切爾夫人也根本不需要她的幫忙,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永遠會是撒切爾夫人的支持者。
俗話說:“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假如真是這樣做的話,即使菩薩會顯靈,也不會幫助你。之所以把他稱為菩薩,就是因為他有法力,你對他是有所求的,但是平常你心中根本就沒有菩薩的地位,有事了才來懇求,他又怎會在你需要的時候來幫你,既然是菩薩,他就不會傻到來當你的工具。所以我們求神,應該在平時就燒香。平時燒香,表明自己對菩薩完全是出於敬意而絕不是買賣,也沒有什麼希求,這樣菩薩才能知道你真的是出於敬意才去敬他的,所以一旦你真的有事,求到了它,念在平日你的燒香熱忱上,他也不至於拒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