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喜宴上,某國王和眾多大臣們在一起把酒暢飲,歌舞升平,突然一陣大風吹過,所有的燈都滅了。大部分的人都“啊”了一聲,還有一個女人“哎呀”了一聲,非常響亮。燈馬上被重新點燃,隻見貴妃生氣的對國王說:“大王,剛剛有個吃了豹子膽的家夥,摸了我的手一下,想占我便宜,幸好我把他帽子上的花靈給摘了下來,現在隻要查一查,很容易就能抓到他,要立即處死,為我伸冤呀!”說完,還“嗚嗚……”哭起來了。在場的每個人都驚呆了……
可是國王非但沒有照貴妃的話做,還讓大家繼續喝酒,跳舞。後來,每次國王帶兵打仗,都會看見有個人奮勇殺敵,衝鋒在前,非常勇猛,立了好多卓卓戰功。國王問他為什麼如此賣命,他說他就是那個趁黑摸了貴妃手的那個人。試想一下,如果那天國王真的聽了貴妃的話,找出當事人,並處死他,還會有這麼一個拚死賣命的將士嗎?還會有自己版圖的擴張嗎?可見,寬容帶來的結果是不可估量的。
以一種博大的胸懷和真誠的態度寬容別人,就等於送給了自己一份神奇的禮物。任何擔心這樣做會引起混亂或被認為是示弱行為或怕丟麵子的想法都是不正確的,幾乎所有這樣的擔心都是多餘的,沒來由的。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隻有胸懷坦蕩者才能夠幹成大事,對於一個人來說第一美德就是包容。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曾與管仲結下“一箭之仇”,但是他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稱管仲為父,在管仲的輔佐下他終於稱霸天下;唐太宗登基後,不咎既往,重用了敢於進諫的魏征,把魏片作為自己的一麵鏡子,也正是他的坦蕩胸懷、廣開言路,成為了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貞觀之治”盛景。
宋仁宗嘉祐年間,韓琦被任命為樞密使,因政績卓著,被封為魏國公,人稱韓魏公。他雖居高官,卻待人和善,深受部下愛戴。韓魏公在大名任職時,朋友送他兩隻玉杯,據說這杯是一個農民耕地時從一個犁壞的墓穴中撿到的。韓魏公特別喜愛這兩隻玉杯,除非有貴賓或盛宴時,才拿出來供人欣賞。一次,正當韓魏公的好友欣賞之際,一男仆上菜時,不小心將玉杯撞倒,摔了個粉碎,滿座人無不大驚,那男仆更是嚇得不得了,跪下請罪。但韓魏公卻神情自若,平靜地對客人說,仆人不是故意撞壞的,並安慰那男仆,讓他起來,不要往心裏去。滿座人都轉憂為喜,十分佩服韓魏公的胸懷。
寬容並非軟弱,一個懂得和氣二字用處的人,他就擁有著一種無形的武器,它消極的可以避免卷入無益爭論的漩渦,積極的可以克服對他有所不利的敵人,而且可以更進一步把敵人化為朋友。
寬容,要有一顆善於理解的心。我們每天接觸各式各樣的人和事,總會有不如意和不愉快的時候,理解和幫助遠比責怪和抱怨來得珍貴、高尚和實際。不希望別人苛求自己就不要苛求別人,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就先去理解他人,彼此的理解包容會營造出平和安詳的氛圍,也會使本來棘手的問題迎刃而解,甚至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無產階級革命家彭德懷元帥是個講究原則的人,同時他也是個對同誌十分寬宏大量的人。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有一天,紅軍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和幾位指揮員到前沿陣地察看地形,部署作戰任務。因敵情緊張,傳令兵揮舞小旗在前麵開路,招呼坐在路邊休息的戰士讓開一條路,彭德懷等幾位首長跟在後麵一溜小跑。
有個戰士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坐在路上沒動,彭總見狀,就訓了他幾句。誰知那戰士也是個倔脾氣,聽彭總訓他,滿肚子是火,就起來給了彭總兩拳頭。彭總沒跟他計較,繞開他趕往前沿陣地去了。跟隨彭總的參謀見此情形,十分氣憤,就命令傳令排長把那個戰士捆起來,交彭總處理。彭老總早把這事忘了,見五花大綁的戰士被帶到跟前時,他一愣,忙問:“這是怎麼回事,為啥綁人?”“報告總指揮,這就是剛才打你的戰士,請你處理。”傳令排長答道。“原來是為這點小事,誰叫你們捆人的?快快放回去!”彭總邊說邊為那位戰士解開了繩子。
此刻,那個打了彭總的戰士才知道自己剛才打的竟是彭總指揮,而彭總卻又如此寬宏大量,不計前嫌,既沒發火,也沒處分他。他感動得熱淚盈眶。身旁的戰士也都為彭總這種寬以待人的博大胸懷所佩服。
寬以待人,會使人心理放鬆,掃除消極暗示的幹擾,心情愉快地麵對人生。
寬以待人,會改變一個人孤僻、狹隘的個性,會使他成為一個熱愛生活,充滿自信,勇於奮鬥之人。
寬以待人,會使你贏得更多的朋友,贏得更多的支持,得到更多機會。
1994年,一對美國夫婦7歲的愛子在意大利無辜暴死,他們本該懷著悲傷痛恨這個國家。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在悲傷過後,毅然做出決定把兒子健康的器官捐獻給意大利人,使5個年輕人獲得了重生,也使冤死的兒子永遠活在意大利人的心中。
陳師傅是一家工廠多年的勞模,沒日沒夜在生產線上摸爬滾打,人們都敬稱他為“鐵人”。然而即使是鋼鐵也會因負荷過重而產生疲勞,更何況早已不再看輕的陳師傅,有一天他終於累倒在崗位上。抬到醫院一檢查,已經是癌症晚期。
消息傳到廠區後,人們都為陳師傅感到難過,然而竟還有人放起了以示慶賀,幸災樂禍者還不是別人,而是陳師傅的兩個徒弟,一個是王偉,一個是張強,這兩個人都是出了名的難纏。
這件事情傳到了陳師傅的耳朵裏,病床上的陳師傅不顧領導有家人的勸慰,執意要見上兩個徒弟最後一麵。
他們一商量,反正也不怕他,有什麼不敢見的。
兩人來到病床前,冷眼瞅著身體極度虛弱的陳師傅。陳師傅眼圈先紅了:王偉,那年我本該把漲工資的名額,但是我卻自作主張讓給了別人,老袁的徒弟和他師傅一樣大公無私,我承認,我想聽到別人的讚揚,這是我的私心。張強,你給孩子擺滿月酒,盡管是星期天,因為有加班任務我沒準你的假,還扣了你當月的獎金。現在想來,是我這個當師傅的不近人情。我日子不多了,請你們來,就是想當麵檢討我的過失,我是個粗人,做得不對的地方還請你們多多擔待……
這兩個師兄弟本是有備而來,可萬萬沒想到倔強一輩子的師傅竟然會當著晚輩說軟話,當即握著師傅的手,泣不成聲,慚愧得無地自容。
從此,王偉和張強仿佛換了一副性格,不再與人較勁,是師傅臨終前的那番語重心長,讓他們明白了應該寬以待人。
成功之路,是艱辛的、漫長的,不僅要戰勝惡劣的環境,越過一座座險灘,且更重要的是要戰勝自我、戰勝消極的人生態度。
我們可以從很多孤僻的人、抑鬱的人、厭世的人身上看到這樣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心胸狹隘、氣量小,不能寬以待人,很少去主動幫助別人。要改變這些人,就得希望他們融於大集體中,去感受大集體的溫暖,去積極幫助別人,寬以待人。而社會的回報,就是對你報之以瓊漿。
當你明天開始生活的時候,有人跟你爭執,你就讓他贏,這個贏跟輸,都隻是文字的觀念罷了。當你讓對方贏,你並沒有損失什麼。所謂的贏,他又贏到什麼?得到什麼?所謂的輸,你又輸到什麼?失去什麼?不必爭執,凡事放開,寬容待人!
是啊!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
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所以有些人寧願我負人,不願人負我。那些人的肚子裏撐不了船,所以他們也根本稱不上“宰相”。雖然這些人也渴望成功,但就是與成功失之交臂。這就得下一番工夫,對自己的心靈要來一次徹底的革命。得先從小事做起,多做好事,多做善良的事,多做鼓舞人心的事,以此來改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