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穆先後在報刊上發表了許多篇關於火花知識的文章,還成為北京晚報“諧趣園”的撰稿人。他的火花藏品得到了國際火花收藏界的承認,並躋身於國際性的火花收藏組織的行列。在1991年時,他的幾百枚火花精品還參加了“中華百絕博覽會”……他以14年的收藏曆史和20萬枚的火花藏品,被譽為火花大王而名甲四方,獨領風騷。
我們能夠很容易地看出,呂春穆的成功得益於他的人脈。他以“花”為媒,結識朋友,通過朋友再認識朋友,一直把關係建立到全球,從而一次次機會降臨到他身上,最終使他走向成功。大量事實都已證明,人們的機遇的多少與其人脈資源是成正比的。所以,我們應把開展人脈活動與捕捉機遇聯係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交際能力,不斷擴寬自己的人脈網,發現和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進而擁抱成功!
人脈是一個人通往財富、成功的入門票。兩百年前,胡雪岩因為善於經營人脈,而得以從一個倒夜壺的小差,翻身成為清朝的紅頂商人。三百年後的今天,檢視政商界成功人物的成長軌跡,也都因為擁有一本雄厚的“人脈存折”,才有之後的輝煌的“成就存折”。因此我們都應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得人脈者得天下!
2.善用關係資源辦事
世上沒有辦不成的事,隻有不會辦事的人。一個會辦事的人,可以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輕鬆自如地駕馭人生局麵,凡事逢凶化吉,把不可能的事變為可能,最後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會不會辦事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習得。任何人所辦過的任何一件事,其成功的過程都有借鑒的價值。一件事能不能夠做成功,不是看你有多大的期盼和多大的熱情,而是看你用什麼方法、技巧與手段。
現今社會要辦成一件事,都要動用明裏暗中交織的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不會拉關係,不善於拉關係的人是不容易把一件事順順當當地辦成的,更不用提難辦的事情了。關係就是生產力,有了關係才會有更好的發展。關係決定人生良好的關係能為我們的成功插上翅膀,因此鍛煉人際交往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不管我們走到哪裏,“人熟好辦事”的潛規則都是適用的。即便是在強調個人奮鬥的美國也是如此,甚至,美國人眼中的“拉關係”全然沒有漢語語境下的貶義,對他們而言,說某人擁有強大關係網是種褒獎。他們將關係視為資源和財富,因此,“拉關係”便是正常的社會活動,有的人還以“拉關係”為生,專靠為人牽線搭橋賺取中間費。尤其在現在這個發展快速的社會,良好的關係資源對於人們來說顯得更為重要,要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必須建立自己的關係網。如果你的關係上有達官貴人,下有平民百姓,而且有人在你春風得意時為你鼓掌喝彩,在你有事需要幫忙時為你兩肋插刀。這時你就會深刻體會到“關係”的力量!
事實上,在你的人脈網絡中,隻要你善於開發,每一個人都會成為你的金礦。
哈維·麥凱是世界一流人脈資源專家,曾經他就是運用人脈來推銷自己,找到理想工作的。從大學畢業那天起,哈維·麥凱就開始找工作。他那時的大學畢業生並不多見,他自以為可以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可結果卻徒勞無功。好在哈維·麥凱的父親是位記者,認識一些政商兩屆的重要人物,其中有一位叫查理·沃德。查理·沃德是一家非常著名公司的董事長,他的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月曆卡片製造公司。在此之前,沃德因稅務問題而服刑。哈維·麥凱的父親認為沃德的逃稅一案有些失實,於是赴監采訪沃德,寫了很多篇公正的論文刊登在了報紙上。沃德非常喜歡那些文章,他幾乎落淚地說,在許多不實的報道之後,終於有人寫出了公正的報道。
出獄後,沃德問老麥凱是否有兒子。
“有一個在上大學。”哈維·麥凱的父親說。
“他什麼時候畢業?”沃德問。
“他剛畢業,正好需要一份工作的時候。”
“噢,那正好,如果他願意,叫他來找我。”沃德說。
第二天,哈維·麥凱打電話到沃德辦公室,開始,秘書不讓見。後來提到他父親的名字三次,才有了與沃德通話的機會。
沃德說:“你明天上午10點鍾直接到我辦公室麵談吧!”第二天,哈維·麥凱如約而至。不想這次招聘會卻變成了聊天,沃德興致勃勃地聊哈維·麥凱的父親的那一段獄中采訪。整個過程聊得都非常輕鬆愉快。
過了一會兒之後,沃德對哈維·麥凱說:“我想派你到我們的‘金礦’工作,就在對麵——‘品園信封公司’。”
在街上閑晃了一個月的哈維·麥凱,現在已經站在鋪著地毯、裝飾得客客氣氣的辦公室內,他不但瞬間有了一份工作,而且還是到“金礦”工作。所謂“金礦”,就是薪水和福利最好的公司。
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業。四十多年後,哈維·麥凱還在這一行繼續尋找那個捉摸不透的金礦,而且也已成為美國著名的信封公司——麥凱信封公司的老板。
哈維·麥凱在以前的品園信封公司工作中,熟悉對經營信封業的流程,懂得操作模式,而且學會推銷的技巧,更是積累了大量的人脈資源。這些關係資源成了哈維·麥凱成就事業的點睛之處。
多年以後,哈維·麥凱說:“感謝沃德,是他給了我一份工作,是他創造了我的事業。”
一個人取得的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取決於所擁有多大的權力和影響力,和恰當的人建立穩固的關係。很多人都知道比爾·蓋茨他今天真正成為世界首富的原因,是因為他掌握了世界的大趨勢,還有他在電腦上的智慧和執著。事實上比爾·蓋茨取得成功的因素,除這些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就是比爾·蓋茨有著相當豐富的人脈資源。
當年比爾·蓋茨創立微軟公司時,還隻是一個無名小卒,但是在20歲那年,他簽到了第一份大單。
倘若把營銷比作是釣魚的話,是釣大魚,還是釣小魚好?回答肯定是大魚。因為釣大魚釣一隻可以很長時間,而小魚就得每天釣。比爾·蓋茨在他剛開始創業時,他就清楚地知道這一點。他一開始就釣了一條大魚。
而比爾·蓋茨的人際關係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第一,利用合作夥伴的人脈資源。
大家知道比爾·蓋茨最重要的合夥人——保羅·艾倫及史蒂芬。他們不僅為微軟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也貢獻自己的人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