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雲,他一念之差將資產投資股票,而且幾乎虧盡。更不巧的是,歲末年初,移民法又再次修改,職業移民名額消減,頓時門庭冷落。他沒有料到從輝煌到倒閉隻在一瞬之間。
就在這個困難之時,他收到了一封信,是一家公司總裁寫的:願意將公司30%的股權轉讓給他,並聘他為公司和其他兩家公司的終身法人代理。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這是真的。
於是他找到那家公司的總裁,總裁是個40開外的波蘭裔中年人。“還記得我嗎?”總裁問。
他搖了搖頭,總裁微微一笑,從辦公桌的抽屜裏拿出一張皺巴巴的5塊錢彙票,上麵夾的名片印著利朗律師的電話、地址。利朗實在想不到有這樣一樁事情發生過。
總裁開口了:“10年前,我在移民局排隊辦工卡,排到我時,移民局已經快關門了。當時,我不知道工卡的申請費用漲了5美元,移民局不收個人支票,當時我也沒有多餘的現金,如果我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會另雇他人。這時,是你從身後遞了5美元上來,我要你留下地址,好把錢還給你,你就給了我張名片。”
利朗聽到這些也漸漸回憶起來了,但是仍將信將疑地問:“後來呢?”
“後來我就在這家公司工作,很快我就發明了兩個專利。我到公司上班後的第一天就想把這張彙票寄出,但是一直沒有。我單槍匹馬來到美國闖天下,經曆了許多冷遇和磨難。這5塊錢改變了我對人生的態度,因此,我不能隨隨便便就寄出這張彙票。”
這個故事看起來有點離奇,但是世上所有的離奇都帶有偶然性,隻要這種偶然性再次發生,就會成為人生的重大轉機,這對於人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試想利朗沒能用5美元幫助他人,他怎麼可能會受到總裁那麼大的恩惠呢?盡管他起初不是有意的,但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種無意的助人行為,帶來的是受助後的成功。
在你困難時,如果能夠得到貴人的及時相助,那你必定會在辦事時得心應手,在成功上越走越順暢。
5.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紅樓夢》中的薛寶釵曾經填過一首《柳絮詞》,其中有一句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她一反大貶柳絮飄浮無根、無所附依的寫法,而是用肯定態度對其做了讚美。這正如有人不僅看到了辛勤耕耘的黃牛,也看到了黃牛背後不斷抽動著的鞭子,這正是見識的獨到之處。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啟示:一個人在事業上要想獲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奮鬥之外,有時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平步青雲或扶搖直上。可可以稱把它為“借梯登高”之計。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很多事情不是我們的力量可以解決的,因此,隻有學會借用別人的力量才會取得成功。關於成事之借,還有許多經典說法。比如,荀子說:“借助於車馬的人,不必自己跑得快,卻能遠行千裏;借助於舟船的人,不必自己善水性,卻能渡江河。君子生性與別人無異,隻是因為他善於借助和利用外物,所以就不同了。”荀子有“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的東方智慧,牛頓有“踩在巨人肩上”的西方智慧。
在成功學中,“借”的意義何在?在關係網中,“借”是核心。關係網是人際關係的重要部分。把握了“借力”這一核心,就有可能通過借力,完成從沒錢、沒背景、沒經驗向成功的轉化。
生命的生長,總依靠心靈從四處吸收營養,而這種營養,官能的感覺是不能覺察、不能測量的。從耳目中吸收進“力量”,而這種力量的吸收不是取道於官能的視覺、聽覺神經的。一個成功人士,肯定有著良好的人際關係;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後,肯定有著發達的關係網。一個有良好關係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辦起事來自然會事半功倍。成功者都善於借力、借勢去營造成功的氛圍,從而攻克了一件件難事,為他們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古之“借風騰雲”“借屍還魂”“借名釣利”“借腹懷胎”“借力打力”“借雞生蛋”,無不是講究一個“借”字,講究借助外部力量而求得自己的發展。帆船出海,風箏上天,無不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而要想成功地把一件事情辦好,更離不開借力。
作為東亞四小龍之一的香港,是顆最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憑借與外國的大公司合營,借別人的知名品牌,借用外國原材料,借用外國公司的銷售渠道和銷售市場,從事加工製造,從事出口貿易。憑借“借風騰雲”的思維,使香港一時之間邁向了繁榮景象。
有一位成功人士說得好:“聰明人都是通過別人的力量,去達成自己的目標。”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衛星升空,要靠火箭助推。人借助外力,猶如借梯登高。
事實上,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一座金礦,看你是不是發現它,能不能挖掘它。這個金礦就是人際關係,是待開發的資源。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孤軍奮戰、單打獨鬥,很難成為行業的常青樹。因此要學會眼睛向外,麵向社會,借力助推,眾人扶持,充分挖掘利用身邊的人際關係,誰能做到這一點,誰就能勝人一籌,走向自己成功的巔峰。
所以說,一個人力量有多大,不在於他能舉起多重的石頭,而在於他能獲得多少人的幫助。一幅名畫中最偉大的東西,不在於畫布上的色彩、影子或格式,而是在這一切背後的畫家的人格中———那黏著在他的生命中,那為他們所傳襲、所經曆的一切的總和所構成的一種偉大的力量!
在中國,曆來盛行於“靠關係”。這種“關係”其實就是一種看不見的裙帶關係網,類似於人們常說的“梯”。利用這種“關係”去幹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當然是不可取的,可假如你想充分發揮你的才智,做一些利人又利己之事,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很大程度上都要借助這樣的“梯子”才行。特別是剛剛走出校門,又缺乏社會經驗的大學生,若想在社會上擁有一席之地,得到社會的承認和認可,那麼就必須依靠他人的引薦才能完成自己的理想。
不管引薦者的名望或地位大小高低,隻要對你成功有所幫助,他就是你攀登的“梯子”,他的威信和影響力會你有很大用處。一般人除了對權威和有名望之人有一種崇拜感外,熟人在他們心中,同樣也有一種可靠、信賴的感覺,因而別人常常會從推薦者身上來估量被推薦者的能力和人格。而這種透視現象對於求職者來說,更是一個大大地幫助,可以提升被錄用的幾率,繼而步步高升。
在複雜多變的社會關係中,一個人是唱不了大合唱的,必須借人而成事。由此可見,借人成事是至關重要的,你若忽略這一點,便隻能演獨角戲。
因此,要想把事情辦好,就要學會利用人際關係網去造就自己,嘉惠別人,成就事業,改變你的人生,用人際關係來借梯登高,成為你通向成功的一座暢通無阻的橋梁。有位中國的社會學家說過,中國人基本上就是活在一個人情網絡裏。其實在現實社會中,人際關係本身就是一種資源。倘若你擁有豐富的資源卻不懂得利用,不懂得借梯登高,實在是不夠有智慧。
從古至今,有多少成功誌士在人際關係上栽了跟頭,懷才不遇,抑鬱而終;又有多少有才之人踏入社會就無所適從,得不到賞識。他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不知如何利用人際關係來借梯登高,來成就自己。
因此,懂得如何利用人際關係來借梯登高,是踏入社會的每個人應該掌握的一門必不可少的學問。隻要學會了借梯登高,那麼你在做事時必定會得心應手、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