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趁雙親還健在(1 / 1)

劉迅

曾讀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既讓人心酸又讓人掩卷沉思:

舊金山的約翰給在紐約工作的兒子戴維打電話。

“我也不想讓你感到難受,但是我不得不告訴你這個壞消息——我和你母親已同意離婚,45年的煎熬我們受夠了。”約翰的話音中有一些失落感。

“老天!你在說什麼呀?老爸!”戴維大吃一驚。

接著戴維馬上給芝加哥的妹妹打電話:“蘇珊,你一定要冷靜,聽著,老爸老媽想離婚,怎麼辦?”

“什麼?上帝!我們得回去阻止他們!”蘇珊在電話那邊尖叫。

掛斷哥哥的電話後,蘇珊立刻撥通了家裏的電話,是約翰接的電話。“你們不許離婚!我們明天就到,千萬不要衝動!聽見沒有?”蘇珊一口氣嚷嚷完就掛了電話。

約翰放下電話後,轉身對妻子說道:“好了,他們能回來過感恩節了,但聖誕節我們怎麼說?”

為了讓兒女們回家過一個感恩節,做父母的竟然要采取如此“欺騙”的伎倆,對於長大了就遠走高飛或長期在外工作的兒女來講,我們該作何感想呢?我們是否忘記了對父母應該有最深的牽掛、最徹底的感恩之心?我們是否一次又一次地心存僥幸,反正父母們活得還很好,對他們的感思不用太著急!

然而,即使我們對父母的感恩來得及,我們是否想過父母們等得及嗎?假如有一天,父母們因為終於等不及而撒手而去,我們是否會因為我們的慵懶而充滿無盡的懊悔呢?有一位作家就這樣仟悔:

我不曾問過自己為什麼愛戴並繼續愛著我的雙親,盡管他們早就與世長辭。但是,我要說,在他們仙逝之後,我反而對他們愛得更深。這是為什麼呢?

直到現在,在我成熟以後,我才真正認識到他們是怎樣一些人,他們都為我做了些什麼。他們為了我往往不顧自己,甘願犧牲。

在我父親臥床不起、病人膏肓時,為了讓我去上學,他決定賣掉一塊葡萄園和一頭公牛——實際上是家裏唯一的一頭公牛。雖然他本身需要補養,需要為自己的病痛買些補品,但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沒有為自己著想而是為我操心。他用被子蒙住浮腫的雙腿,裝出一副健康的樣子,舍不得花掉用來看病買藥的“保命錢”,以這種方式縮短了自己所剩無幾的壽命。

他為我賣掉了葡萄園和公牛,我卻沒有說一聲“謝謝”。現在,沒有說出口的這聲“謝謝”使我越發感到沉重和悲哀,因為我父親永遠也不會聽見這句“謝謝”了!

正因為如此,我要對所有那些爸爸媽媽都還活著的人們說:“趁他們還健在時,去愛他們吧,說出對他們的愛吧!一定!這是因為,明天或許就晚了,到那時,那些沒有說出口的感激的話語、愛的話語將如鰱在喉,使你感到沉重和痛苦,無法解脫!”

如果你想為父母買些蘋果,你就趕快出手;如果你想說聲“謝謝”,你就馬上說出口。因為或許再過一刻,你和你的雙親,將永遠失去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