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一個老戰兵(2 / 2)

在我們新式操練兩組裏,誰犯了事,不問年齡大小,不是當胸一拳,就是罰半點鍾立正,或一個人獨自繞操場跑步一點鍾。可是在他們這方麵,就不作興這類苛刻處罰。一提到處罰,他們就嘲笑這是種“洋辦法”,事情由他們看來十分好笑。至於他們的錯誤,改正錯誤的,卻總是那師傅來一個示範的典雅動作,相伴一個微笑。犯了事,應該處罰,也總不外是罰他泅過河一次,或類似有趣的待遇,在處罰中即包含另一種行為的獎勵。我們敬畏老師,一見教官時就嚴肅了許多,也拘束了許多。他們則愛他的師傅,一近身時就瀟灑快樂了許多。我們那兩組學到後來得學打靶,白刃戰的練習,終點是學科中的艱深道理,射擊學,築城學,以及種種不順耳與普通生活無關係的名詞。他們學到後來卻是馳馬射箭,再多學些便學擺陣,人穿了五彩衣服,扛了武器和旗幟,各自隨方位調動,隨金鼓聲進退。我們永遠是枯燥的,把人弄呆板起來,對生命不流動的。他們卻自始至終使人活潑而有趣味,學習本身同遊戲就無法分開。

本地武備補充訓練既分三處,當時從學的,最合於事實的希望,大都隻盼得一個守兵的名額。我們新式操練成績雖不壞,可是有守兵出缺實行考試時,還依然讓那老戰兵所教練的舊式一組得去名額最多。即到十六年後的現在,從三處出身的軍官,精明、能幹、勇敢、負責,也仍然是一個從他那兒受過基礎教育的張姓團長,最在行出色。

當時我同那老戰兵既同住一條街上,家中間或有了什麼小事,還得常常請他幫點忙。譬如要點藥,或做點別的事,總少不了他。可是家中卻不許我跟這戰兵在一處,還是要我扛了一支長長的青竹子,出城過軍官團去學習撐篙跳,讓班長用拳頭打胸脯,大約就為的是擔心我跟這樣俗氣的人把習慣弄壞。但家中卻料不到十來年後,在軍隊中好幾次危險,我用來自救救人的知識,便差不多全是從那老戰兵學來的!

在我那地方,學識方麵使我敬重的是我一個姨父,是個進士,辛亥後民選縣知事。帶兵方麵使我敬重的是本地一個統領官,做人最美技能最多,使我覺得他富於人性十分可愛的,是這個老戰兵。

家中對於我的放蕩既缺少任何有效方法來糾正,家中正為外出的爸爸賣去了大部分不動產,還了幾筆較大的債務,景況一天比一天的壞下去。加之二姐死去,因此母親看開了些,以為與其讓我在家中墮入下流,不如打發我到世界上去學習生存。在各樣機會上去做人,在各種生活上去得到知識與教訓。當我母親那麼打算了一下,決定了要讓我走出家庭到廣大社會中去競爭生存時,就去向一個楊姓軍官談及,便得到了那方麵的許可,應允盡我用補充兵的名義,同過辰州。那天我自己還正好泡在河水裏,試驗我從那老戰兵學來的沉入水底以後的耐久力,與仰臥水麵的上浮力。這天正是七月十五中元節,我記得分明,到河邊還為的是拿了些紙錢同水酒白肉奠祭河鬼,照習俗這一天誰也不敢落水,河中清靜異常。紙錢燒過後,我卻把酒倒到水中去,把一塊半斤重熟肉吃盡,脫了衣褲,獨自一人在清清的河水中拍浮了約兩點鍾左右。

七月十六那天早上,我就背了個小小包袱,離開了本縣學校,開始混進一個更廣泛的學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