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風將起(1 / 3)

在眾人祭拜過奎河女神後,便是從全迎仙各地請來的道士吟唱自古遺留下來的經文。

不同於之前的神跡,眾多道士吟唱的經文不再虛無縹緲,也沒有了來自於北方十萬蠻荒的獸吼陪伴,一下子隻變得好像晴朗了許多,就連天上的雲朵也不似之前那般重疊在一起,顯的厚重無比。

是的,似乎有大風從四麵八方吹起,空氣中彌漫著各種各樣的細小物品,有砂子、有枯草、還有不知誰剪斷的發絲。

祭天台實際上在奎女神像的對麵,兩者之間隔著一條靜靜流淌的奎河,是敬畏神靈,是人神遙遠,更是一種規矩。

祭天台曆史悠遠,在迎仙國之前這個祭天台便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安靜的沉睡了上千年。傳聞,是用來迎接仙人下世的接引台。所以,有好些古老的家族則更願意叫這個龐大的祭天台為迎仙台。而往往這些家族都以仙人後裔自稱,除了林家。

“五百年前,始皇帝在此台點兵,集林家風家之力蕩平十方勢力。在此祭天時,有仙人降旨,定國都於大雅,改迎仙為祭天,年年祭祀。”有一道蒼老的聲音在眾多祭拜的身影中響起,是一個黑衣老人正在低頭教訓這自己的孫子。老人很平凡,但當老人抬頭望向遠處的祭天台時,就會發現老人一對眼睛竟異於常人。

老人一隻眼睛深藍色,一隻眼睛為淺灰色。是天生的兩界眼。年輕時因為這對兩界眼入了大王山,可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竟然被驅逐出了大王山,並且原本應當是橘黃色的右眼也變得暗淡無光,時間久了就成了去了麼深灰色。

“鄧老,你的眼睛還能看到祭天台啊!哈哈,不錯不錯,還沒成個睜眼瞎!”邊上有人嘲諷道,是田家的老人。

田家與鄧家有仇,整個東都都是知曉的。原因就是擁有兩界眼的鄧老頭在被大王山的人送回東都後變得暴躁無比,而田家有位年輕人才華橫溢,卻心胸狹隘,是下任家主之選。他先前嫉妒鄧老頭被鼎鼎有名的大王山收入,而此時年輕的鄧老又被送回,不由得冷嘲熱諷了幾句。雖說,鄧老被送回了家中,可在大王山的幾年依舊是學到了不少的本事,當下脾氣便爆炸了,幾拳就打死了比尋常讀書人還要羸弱的田家年輕人。事後田家與鄧家差點帶著所有的家兵爭執起來,幸而有林家的介入,方才罷休,可也成了世仇。

鄧老仿佛沒有聽見一般,仍舊是手中牽著年幼的孫子,眼睛看著祭天台。

祭天台極大,甚至其製式比河對岸的奎河女神像要大出許多倍。這導致林家的七千親兵護衛在台上台下,顯得那麼的無力,即便是這些親兵都是正真的雄兵,有著沙場的血腥味。

祭天台的血腥味似乎比西北的戰場還要濃烈。這是林長生的爺爺對他親口所說。

從旁邊的神廟走出,沿著台階而上,是九百九十九階青石階梯,雖說過了千年,可歲月仍舊沒能夠刻畫下任何的痕跡,仿佛是千年前就已如此的、破碎。

是的,破碎。

這是迎仙最大的祭天台,然而是破碎不堪的,四麵台階隻有東邊一麵是完整的能夠讓人拾階而上。而即便是東麵也是坑坑窪窪的,無數的痕跡像是了刻在這樣的青石台階上,構成了一副莫名其妙的巨畫,氣勢詭異,無人能看懂。

最奇怪的是,貪玩的林長生前幾年讓一位軍中悍卒手持鋼刀劈砍這青石台階,在數次劈砍後,刀廢了,青石台階卻沒有留下一絲一毫的痕跡。那時候長生還極為調皮,不服氣之後,摘下了自己的佩刀讓老卒再次劈砍,這一次老卒的手被震斷,而台階與佩刀一樣毫發無損。後來,那老卒不知為何生了一場大病,在自己的爺爺看望過後便溘然長逝,沒能死在西北的沙場上,林長生對此是十分愧疚了,以至於佩刀被爺爺收走也不那麼抵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