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為不同職業者準備的預防職業病的藥酒(2 / 3)

製法 將上述藥材搗碎,置於容器中,添加米酒,每天振搖1~2次,密封浸泡7~10天,去渣留液即可。

功效 此酒補腎壯陽,養血填精,養肝明目。

用法 口服。每天2次,每次10~15毫升。

防風白術酒

配方 白術、製附子、細辛、獨活、秦艽、山藥、杏仁各9克,磁石50克,防風、巴戟天、肉桂、麻黃各12克,炮薑30克,薏苡仁18克,生地黃15克,白酒2500毫升。

製法 將上述藥材搗碎,置於容器中,加入白酒,每天振搖1~2次,密封浸泡7天,去渣留液即可。

功效 此酒調和氣血,搜風祛邪。主治肌肉麻木、身體沉重、關節疼痛等症。

用法 空腹溫飲。每天2次,隨量飲用。

小貼士 附子有毒,須炮製;細辛有小毒。本酒不宜多服、久服。

茄皮鹿角酒

配方 茄皮120克,鹿角霜60克,白酒2000毫升,紅砂糖適量。

製法 將上述藥材研粗碎,置於容器中,添加白酒,每天振搖1~2次,密封浸泡10天,去渣留液,加紅砂糖溶解即可。

功效 此酒補腎活血,祛風通絡。主治頸椎病。

用法 口服。每天3次,隨量飲用。

紫荊活血酒

配方 紫荊皮、四塊瓦、草珊瑚、紅三七、生川烏、生草烏、樟腦、冰片各20克,白酒2000毫升。

製法 將上述藥材搗碎,置於容器中,添加白酒,每天振搖1~2次,密封浸泡30天,去渣留液,加冰片溶解即可。

功效 此酒祛風散寒,活血通絡。主治腰椎間盤突出。

用法 外用。每天1次,身體俯臥,沿受累一側肢體的坐骨神經自上而下用藥酒反複推拿15分鍾,疼痛明顯處稍加按壓。

低溫環境工作者,“八味黃芪酒”提升陽氣抗寒冷

低溫環境主要是指環境溫度在10℃以下的外界環境,以及生產勞動過程中,工作地點平均氣溫等於或低於5℃的低溫作業環境,如冬季室外工作的野外勞動、訓練、南極考察以及冷庫、冰庫等作業。長期在低溫環境工作,體內氣血運行會受影響,很容易發生腰腿痛和關節炎等疾病,皮膚以及內髒也都容易發生淤血。

低溫環境工作的人應注意溫補腎陽,通過溫補腎陽,可以溫熱壯陽,將陰寒拒於外,保證體內氣血的正常運行。製備對症藥酒常用的中藥有鹿茸、肉蓯蓉、肉桂、杜仲、巴戟天、山茱萸等。

八味黃芪酒

配方 黃芪、五味子各60克,萆薢、防風、川芎、川牛膝各45克,獨活、山茱萸各30克,白酒3000毫升。

製法 將上述藥材研為粗末,裝入紗布袋,置於容器中,加白酒密封,浸泡5~7天後,即可取之飲用。

功效 此酒益氣活血,益腎助陽,祛風除濕。用於陽氣虛弱、手足逆冷、腰膝疼痛等症。

用法 口服。每次10~20毫升,空腹溫飲,每天1~2次。

東北三寶酒

配方 人參、鹿茸各30克,貂鞭1條,白酒1500毫升。

製法 將人參、鹿茸切成薄片(切人參宜用竹刀或銅刀,不宜用鐵刀,以免降低藥效),與貂鞭、白酒共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15天即成。服用一半後,可再加滿白酒,如此加至味淡薄為止。

功效 此酒補腎壯陽。適用於腎陽衰微、肢冷畏寒、腰膝酸軟、陽痿滑精、精神萎靡等症。

用法 口服。每天早晚服用,每次20毫升。

高溫環境工作者,“生地清熱酒”養陰瀉火去燥熱

高溫環境是指溫度超過人體舒適程度的環境。一般取21±3℃為人體舒適的溫度範圍,因此24℃以上的溫度即可視為高溫。根據環境溫度及其和人體熱平衡之間的關係,通常把35℃以上的生活環境和32℃以上的生產勞動環境作為高溫環境。在高溫環境中工作,會給人體帶來各種全身性高溫反應,如頭暈、頭痛、胸悶、心悸、惡心等。這主要是人體津液損失過快造成的,對於這部分人群來說,平時調養應當以滋陰、清熱、補液為主。製備對症藥酒常用的中藥有銀耳、石斛、決明子、生地黃、玄參、沙參、玉竹等。白酒性熱,所以泡酒一般選用黃酒或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