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到家之時,大哥和三弟正肅立在父母麵前。看著滿頭大汗的永嘉回來,父親破例地沒有發怒,代之以狠狠地一瞪。永嘉一咧嘴,肅立站在父母麵前。
父親看看麵前的三個孩子,心下頗感欣慰,他這三個孩子,個個上進,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可是此次自己失事,他們也要受連累呀。
父親先問了他們最近的學業。老大永成說,自己正在準備會試,每天溫書日以繼夜。永成是鄉試第一,會試考中是不在話下,他的目標是考中頭榜。頭榜隻有三人,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聽老大說完,梁安民心中一酸,將頭偏向老三。
老三永吉不愛讀書,喜愛練武。他很小就已經”通靈“,現在身上已經有一二分靈氣。知道這點的人都說永吉是不可多得的奇才,如果這樣發展下去,永吉一定會震驚武林。
梁安民問:吉兒,你的武藝進展如何?
永吉答:多謝父親賜予的靈物,我按時服用靈氣增益許多,前日已經達到一段水平。
一段?梁安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此小孩子就能達到靈氣一段?真是我梁家的大幸事。他喜不自禁,轉頭對夫人夏氏說:夫人,你真是我梁家的恩人啊,為我生下兩個千裏駒。
夫人緩緩道:是三個,我看永嘉不弱於他的兩個兄弟。
梁安民看了一眼大汗淋漓的永嘉,冷哼一聲:看模樣確是略勝一籌,不過空有一副好皮囊,繡花枕頭中,中看不中用,文不成武不就,玩劣成性,不可救藥。
永嘉已經被批慣了,對這些話毫不在意,笑嘻嘻道:父親,我的武藝已經兩段,文考呢,已經過了鄉試,準備和大哥一起考進士,我雖然不能得甲第,但是考中進士應該沒問題。
梁安民瞪了他一眼:淺嚐輒止,不求上進,不能精益求精,如果你能像你兄弟一般,專心一途,就能有些成就,你看看現在你鬥雞耍猴,提籠架鳥,什麼都幹,怎麼能成就一番偉業?
永嘉依然不在意,笑著說:您經常給我們講太爺爺梁讚的故事,你不是也說爺爺小時候潑皮無賴,不學無術,經常結交江湖人士?
話音未落,梁安民喝止了他:住口,你有什麼資格說你爺爺?你可知你爺爺誌在四方,精研武藝,成為一方諸侯,最終建立我大梁,你一個無知小子怎麼能和你爺爺相比?
見丈夫真的動怒,夫人馬上攔住說:嘉兒,您不可妄言,你太爺爺是位大英雄,他七歲”通靈“,八歲入段,十八歲達到九段,自此橫行天下,一手建立了我大梁國,男兒功業之盛無過於此,你要向你太爺爺學習。
永嘉道:要向爺爺學習,就要奪回我大梁,不再忍氣吞聲,這大梁明明是我太爺爺建立的,就因為我爺爺早亡,就將這江山傳給了朱家,現在朱家恩將仇報,要將我家除掉,如果我們不反抗,我們必將他們一網打盡。
胡說,你這話是要滅門的。梁安民喝道:是誰告訴你的?
說著瞪了一眼角落裏的梁忠,梁忠低頭不敢直視,不用問是他在路上將事情告知了永嘉。梁安民看看窗外,說:既然你們都知道了,我也不回避,我們馬上就要出京,回到封地,你們準備一下,不準走露風聲。
第二天梁安民進宮見自己的姑母,當今皇後梁氏。
當年梁安民的爺爺見朱烈文一表人才,就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朱,誰知梁安民的父親戰場上意外戰死,當時梁安民尚在繈褓,無法繼承大統,當時還是大爭之世,必須選擇長君方能支撐局麵,就將江山傳給自己的女婿朱烈文,梁氏就成為皇後。
梁氏正在後宮以淚洗麵,見到梁安民,真的見到了親人,大放悲聲,破口大罵朱烈文。
梁安民將自己想歸國的打算告訴皇後,梁皇後點點頭說:也隻有如此了,那該死的朱烈文現在視我們家為潛在威脅,很怕我們家重新奪權,他這次剝奪了長友的太子之位,估計我的皇後之位也將不保,民兒你快走吧,好歹為我梁家保一絲血脈,如果你們有什麼事情,我怎麼去地下見你爺爺和你父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