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李白到底是哪裏人(1 / 1)

李白是我國文壇上彪炳千秋的大詩人,是一位傳奇人物。史稱他相貌特異,又精通月氏語,其先世曾流寓西域,他是漢人還是胡人?他的家世又如何呢?都成了後人感興趣的研究課題。

根據李白自述及其好友們的述說,李白是唐玄宗的族祖,出身顯赫。在《贈張相鎬》一詩中,李白自述道:“家本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李白的族叔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說:“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祜九世孫。蟬聯世為顯著。”從“先為漢邊將”分析,李白應是“飛將軍”李廣的第二十五代孫,屬於西漢李陵、北周李賢、隋朝李穆一係的後裔。從“涼武昭王祜九世孫”分析,肯定李白是唐玄宗的族祖。既然李白是李廣、李祜之後,有人推斷,他應該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侄孫。他的曾祖父可能是李世民的哥哥或弟弟中的一個。

那麼,唐玄宗在天寶元年曾下過詔書,準許李的子孫登記上皇族的戶口,為什麼李白一家卻沒有去登記呢?後來,李白進入翰林院,多次見到皇帝,為什麼也沒有提到此事?即使到了晚年,他的處境很艱難,求人推薦的心情十分迫切,也沒有向人提起過這一段家事?結論隻能是,李白的先人李陵及李世民的兄弟,都曾因罪遭貶謫,尤其是可能牽涉到“玄武門之變”這場“宗室恩怨”中來,因此,李白生前不敢將此事寫成文字,而隻在死後讓別人公諸於世。他是有難言之隱啊!

再從李白之父李客的經曆和處境,也可以對李白和身世之謎進行破解。李陽冰在《草堂集序》裏還寫道:“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其父)神龍之始,逃歸於蜀。”李白好友範倫之子範傳正在《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中也說:“絕嗣之家,難求譜牒……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故自國朝以來,漏於屬籍。神龍初,(其父)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為名,高臥雲林,不求祿仕。”李客為什麼要“逃歸於蜀”或“潛還廣漢”呢?如果因為國破家亡,流落異域,那麼早就該返還原籍了。如果是因為觸犯刑律,流放邊疆,那麼時隔百餘年,也無須“潛還”廣漢。總之,促使李客“逃歸”、“潛還”的真正原因不知為何?

有人進一步分析,認為李客的“逃”、“潛”很可能與他的“任俠”、“避仇”有關。即李客或許是一位扶危濟困或替人伸冤雪恨的俠客,由於觸犯了當權者,不得不避居窮鄉僻壤,隱姓埋名,以終其一生。

如果上述推斷得以成立,那麼李白家世中的一些疑難問題就可以有了些眉目了。他本人對自己家世的閃爍其詞及他的親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使用一些托詞和曲筆,也就有了答案了。

與此相反,有人考證,李白不是他自己所說的出身,而是西域胡人。他們認為,李白先人所竄謫的碎葉、條支,在隋末時,並未隸屬於中央政權的勢力範圍,當時也不可能成為竄謫罪人之地,因而李白不是漢人而是胡人。又分析李白之父李客的名字,認為他本不姓李,而是潛還蜀中後改的。其名為客,也是因為西域人的名字與華夏不通,所以稱為“胡客”,因此以“客”為名。另外、蜀中地區在隋朝是與西域胡人貿易往來的區域,“李客”或許是“商客”,他入蜀後因為富有漸成豪族。還有,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餓虎”,相貌具有胡人的特征,又精通月支語,懂得少數民族的禮節。說李白是胡人也似有些道理。

但許多人對此予以駁斥。他們指出:

古時凡由漢民族居住區域移往外域,便稱為“竄謫”,李白先世移居西域並非因罪竄謫,且從時間上看,也不一定在隋末。

其父名客,也可指外地去蜀的漢人,如果沒確鑿的證據說“李客”不姓李,不一定就是胡人,而且去蜀前一度改了姓,仍“有可能就是李姓胡客”的話,就不能肯定李白的先人是胡人。

李白之所以不得入宗正寺屬籍,造成終身蹭蹬,很可能是其先世與李唐宗室有糾葛,直至唐玄宗時這種舊隙仍未消除,通月氏語和懂夷禮並不難,即使是漢族人,如果他的家世與西域有關聯,完全可以學到。

李白雖貌似胡人,但漢族人中相貌具有胡人特征的也不少見,以此說李白是胡人,令人難以信服。

還有人提出第三種看法,認為李白先世既不是漢人也不是胡人而是漢胡兩族的混血兒。他們查證古籍,認為李白不是李祜之後,而是西漢名將李廣的嫡孫李陵的後代,是地道的漢之後裔。認為早在漢武帝時,李陵敗降匈奴,他在中原的妻兒老小統統被殺,後娶胡女為妻,其子孫隨胡人俗,改姓拓跋氏。到了隋朝末年,李陵的後裔蒙難又被流放到西域。李白的先世就屬於這一支。這樣看來,李白帶有胡人的血統就不奇怪了。

上述有關李白身世的說法,都因相關的文字記載隱約其詞,很難圓滿,這個謎也許真的非常難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