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唐宋服飾(1 / 1)

“原文”

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帶,皆胡服也。窄袖利於馳射,短衣、長靿皆便於涉草。胡人樂茂草,常寢處其間,予使北時皆見之,雖王庭亦在深薦中。予至胡庭日,新雨過,涉草,衣褲皆濡,唯胡人都無所沾。帶衣所垂蹀躞,蓋欲佩帶弓劍、帉帨、算囊、刀礪之類。自後雖去蹀躞,而猶存其環,環所以銜蹀躞,如馬之鞦根,即今之帶銙也。天子必以十三環為節,唐武德貞觀時猶爾。開元之後,雖仍舊俗,而稍褒博矣。然帶鉤尚穿帶本為孔,本朝加順折,茂人文也。

“譯文”

中原地區的衣冠服飾,從北齊時代以來,就全部采用胡人的服裝。窄衣袖、紅色綠色相搭配的短衣服,長筒皮靴、有皮帶,這些都是胡人的服飾。窄袖利於騎馬射箭,短農服、長筒靴都便於在深草中行走。胡人喜歡茂盛的草原,常常在草叢中居住,我出使北方的時候都看到過。即使是國主的宮殿也在深草之中。我到胡人的王庭時,剛剛下過雨,經過深草叢衣服褲子都濕了,隻有胡人的衣褲沒有被沾濕。皮革腰帶上垂的蹀躞,大概是用來佩戴弓、劍、手巾、算囊、磨刀石一類的物品。後來雖然去掉了蹀躞,但是還保存了它的環,環是用來穿蹀躞的,如馬股後麵的鞦根,就是現在的帶銙。天子必定以十三個環為度,唐代武德、貞觀時期都是這樣。自開元以來,雖然沿用舊的習俗,但是逐漸擴大了。然而帶鉤還是穿過帶身為小孔,本朝的時候又在腰帶上加了順折,是用來顯示主人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