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襆頭(1 / 1)

“原文”

襆頭一謂之四腳,乃四帶也。二帶係腦後垂之,二帶反係頭上,令曲折附頂,故亦謂之“折上巾”。唐製,唯人主得用硬腳。晚唐方鎮擅命,始僭用硬腳。本朝襆頭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凡五等。唯直腳貴賤通服之。又庶人所戴頭巾,唐人亦謂之“四腳”,蓋兩腳係腦後,兩腳係頷下,取其服勞不脫也。無事則反係於頂上。今人不複係頷下,兩帶遂為虛設。

“譯文”

襆頭又叫做四腳,即有四根帶子。兩根帶子係在腦袋後麵垂下來,兩根帶子反折過來係在頭上,使它曲折附於頭頂上,所以也叫做“折上巾”。唐代服飾製度規定,隻有君主才能用硬腳襆頭。晚唐時候藩鎮專權,他們開始僭越用硬腳。本朝襆頭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共五種樣式。隻有直腳襆頭是貴賤的人都使用的。另外,平民所戴的頭巾,唐代的人也稱作“四腳”,是因為它的兩裉帶子係在腦袋後麵,兩根帶子係在下巴下,利用它勞動的時候不脫落下來的優點。沒事做的時候就反折過來係在頭頂上。現在的人不再係在下巴下,它們成了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