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以孤獨者的名義(代後記)(1 / 2)

宇宙或者蒼穹的漫長 秒針或者呼吸的微茫

你在虛空中停駐你在命運裏安睡 你在巨大沙漏的陰影裏輕輕醒來

生命的間隙被你的眼神填滿 你在這冷漠的人間尋找未來

夢境被大霧吹成絲線 雨水把世界慢慢打穿

剩下冰封的荒原在世界的盡頭 光線把曖昧唱成詩篇

虛妄將絕望裝點成預言 絕望再將命運推往遙遠

這人間戰場上 你是我最後的防線……

這是什麼?我低聲追問。你清晰的回答響徹夜空:這是孤獨!一個邊緣人的孤獨!

窗外,是空寂的夜,黑色的幕幔,裹挾著冰冷。輕響的流風,逐夢狂歡。遙不可及的星,劃過長空。青蔥日月,走過了,頭頂仍然是如濤的沉重。

這是我一個人的世界,這是我一個人的夜晚。

蒼老的歲月,孤獨的時間。

堅硬的世界,如水晶琉璃。塵埃落其間。

翻開時光的日記,看歲月劃過的波紋!寫點什麼,我無從著筆。突然間,就想起了這首多年前看到的詩。

在這樣的詩裏,看見虛空中駐留的生命,看見命運裏不安的眼神。愛的痛苦,生的虛妄。悲歡離合,世相紛紜。我看到了浮華無邊的黑暗。看到了起起伏伏的狂歡。看到了聚散無定的人生。也看到了星落荒原的孤獨。

於是,我想到了肉袒出降的李煜,想到了溺水而亡的子安,想到了寂寞終了的義山……

這樣的詩不知何人所為。說透了,人生,最終也不過是絲線斷裂時的輕響,雨水穿林時的漏聲。

距我的第一本散文集的出版,相去已經有六年的時光了。日月相摧,歲月蹉跎。不知不覺間竟步入繁事雜遝的中年。讀幾頁舊書,寫幾篇無關痛癢的文字。

擲向空寂的夜空,隨風而逝……

堅硬的朔風,卻碰疼了我的眼睛。

我知道,這樣輕淺的文字,放逐在天地之間,實在算不了什麼!想那些自命不凡的文人,有時發出幾聲浪笑!這塵世,都到了什麼時候!

寫作是一種生活的方式。這個沒錯。多年的積習難以更張。就這樣誤入歧途。就這樣揮霍著孤獨。

想那六年前的情景。生活的諸多事務讓人在一種煩亂的盲目中活著。但那時寫作的意義感是強烈的。不似今天這個樣子。空洞、虛妄、無聊、麻木……

那時,對萬事萬物都有著細微的敏感。對生活葆有濃厚的感恩與激情。寫作是在一種順暢的思緒中滑行。

那時對生活的態度,雖然沒有確定的目標,隻是順著感覺的指引。有些唯心,有些宿命。但那種切膚的感受還是相當真實。因此,靠著那樣的感受,表達自己對於生命、對於人生、對於世界、對於意義的看法。現在回過頭來,再看那些發黃的書頁,確實有些粗淺,但卻因為真實,還是讓人有一種感動。那種真實的感情遮蔽了文字的所有缺陷。因此,直到現在我仍然認為,隻有那些從心底流淌出的、有飽滿情感、付之生命悸顫的文字,才是文學創作的原動力。

六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

生活,在人的諸多夢境之外,看似簡單、熱鬧,實則糾結、落寞。

特別是在這樣一個物質主義甚囂塵上的社會,人往往存在於虛無,存在於荒謬,存在於意義感的喪失!

生活的荼糜和人世的不堪,在整個一個時間段裏頭,讓自己全麵陷落。

焦灼、虛無、空洞、無聊、乃至麻木……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提一筆,不著一字。不是不想寫,而是寫不出。有一種強烈的虛無感阻滯著筆尖。

一個人常常會四顧茫然,就是走在擁擠繁鬧的街市上,也有一種空蕩蕩的感覺。虛無,一種強烈的虛無把我整個地包圍。

記得有一次,已是夜裏11點多了,一種無法言及的焦灼漫漫侵襲。心慌氣短,無力承受。我不由自主地撥通了一位朋友的手機。這一聊就是兩個小時。直到手機斷電為止。人生的虛無從四麵八方襲來,我沉墜其間,被它徹底淹沒,但又想掙紮著站起來。我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狀態,但它與我,卻如魔咒,令人不堪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