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奏、韻律的語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發情感。這是《新華字典》裏對“詩”字的解釋。
我最喜歡的是舊體詩。也許是因為我懶,不喜歡讀那些太長的讀物。而詩恰恰是短小精煉,讀上幾句就能給我帶來無盡的美的享受,從而萌生了想要寫詩的念頭。
我對舊詩的興趣首先得益於我的中學語文老師,也是我的班主任鄭治。他英俊帥氣,還有兩個深深的酒窩。我非常喜歡鄭老師。在我心中,他就是個大詩人、大文豪,因為他就擅長寫這種舊詩體,而且寫得非常好。因此在上中學時我就有個夢想,那就是夢想著啥時候也能寫出像老師寫的那樣的詩來。
然而由於某種原因,更主要是因為我的不努力,我沒有考上大學,辜負了老師對我的期望。我感覺很對不起他,同時我也深深地感謝他,感謝他對我的啟蒙,感謝他對我的教導,才使我走上了今天的道路。
就是帶著對老師的這種感恩,這種愧疚,我回家種地了。此時我一直懷揣著一個想當詩人的夢想。我每天一有空就拿出《唐詩三百首》《杜甫詩集》來讀。
有一句話我認為說的可真對,那就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也許因為我也是讀得太多讀得太熟的緣故吧,終於在某一天,我真的能寫出一首詩來了。當然水平還是有限的,就當是自娛自樂、豐富一下自己的業餘生活吧。寫得不好沒關係,千萬不要怕別人笑話。我認為人有夢想可真的是件大好事!夢想是你能否成就一番事業或者能否做成一件事情的先決條件,沒有夢想就什麼也談不上。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了,我一邊種地,一邊夢想,一邊寫詩。轉眼2008年北京奧運會快要到了。這可是我一生中所經曆的最盛大、最美好、最快樂的節日啊!就這樣,我帶著對奧運會的無限熱愛和向往,興高采烈地從家裏(我家住在黑龍江省拜泉縣)走出來。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個偉大口號的召喚下,來到了祖國首都北京。
那是2007年的六一前後,我落腳於朝陽區紅廟路口北側的首都經貿大學招待所,是個地下室。在那裏我是第一次寫三國詩,寫的是《西蜀五虎大將五絕句》,自以為是,還跑到水房讀給別人聽,其實那幾首詩寫得真不怎麼樣。
同在地下室住的還有一個牛氣衝天的東北胖子,領著一個漂亮的湖北女孩成天在一起嬉戲、吵鬧,弄得四鄰不安。
他聽說我會寫詩,就找到我說:“我今天吃豬頭肉了,吃美了,請你給我寫首詩吧。”我沒有辦法,隻得給他寫道:“豬頭肉兮好滋味,健身補腦添智慧。添智慧兮工作好,莫學肥豬吃了睡。”沒過幾天,胖子又來了,對我說:“我今天吃鴨了,吃美了,請再給我寫一首吧。”我雖然感覺頭疼,還是勉強給他寫道:“鴨子煮熟不能飛,芳香撲鼻肉一堆。飽嚐莫忘悲歎汝,春江水暖知者誰?”瞧,這就是我所謂的才,可笑不?
我就是這樣執著地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堅持著自己的興趣愛好。相信自己總有一天一定會做出一點成績來的。
有人常對我說:“現在讀詩的人少了,你寫的那些誰看呀?”對這些話,我當然是嗤之以鼻,任他說去。
我就非常熱愛我們祖國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我認為中國美就美在這裏,偉大就偉大在這裏,自然可愛就可愛在這裏。我們的中華民族之所以曆經磨難,受盡欺淩,而依舊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且愈發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充滿希望,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擺脫貧困,步入小康,邁向偉大的民族複興之路,就是因為她擁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文化。
隨著“文化強國”口號的提出,隨著偉大的“中國夢”的唱響,我的精神就更加振奮了。這使我更加堅信自己的夢想一定會實現!更加堅信我們偉大的“中國夢”一定會實現!
我想把本書中的一句話送給大家,那就叫“遲疑不前操切齒,各懷異心事成灰。(操指曹操)”讓我們樹立起共同的理想,熱愛那些真正美好的東西,萬眾一心,眾誌成城,去實現我們共同的目標。
我寫這部書雖然有偶然性,我管這叫“天意”。但這也是一個堅持夢想、不怕困難和勇於創新的結果。
我既不是大詩人,也不是大作家,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每天辛辛苦苦地勞動。
我愛學習,愛讀書,我到北京來買了很多書。每天一下班,別的人都在店裏閑談,我卻獨自一個人騎上自行車風風火火地往家(指宿舍)裏跑。看著我那些心愛的書,頓時忘掉了疲勞,心裏充滿快樂。
我剛開始寫三國詩是在2007年,以後好像又隔了兩年多,又寫了二十幾首,都是七言律詩,寫得還行。那時侯還沒有照著原著寫,隻是根據印象,寫了些比較熟悉的故事,比如“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草船借箭”等。
這樣我對三國詩的興趣就越來越濃了,達到了一發不可收的地步。於是我就到長征出版社書店買了《三國演義》上、下冊,買了四十多個雙線格本子,放在床鋪上,就開始照著原著從頭至尾寫起了我的“七言三國組詩”。回想起來,這真是一個天真的夢,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可如今這個夢已經實現了,那些空白的本子已經被我給寫滿了,書已經寫出來了。